第250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192章 迎难而上

  “多谢王相公。我去过绍州,那里虽然山多,可是水也多,其岭南其他地方鄙人也听说过。

  那里水稻采用直播较多,很少进行插秧栽植。用牛耕作也很少,无法实现精耕细作。”武炎之说道。

  这里要介绍一下岭南的农业发展。与我们现在想象的不同,直至唐代中叶以前,岭南的农业其实相当落后。

  现代农业的发展,之所以全国水平差不多,这是交通发达和信息发达的原因。

  这古代可大不一样,那时黄河流域有先进的耕作技术,长江流域农业是在魏晋以后,才逐步赶上黄河流域的。

  到了唐代中晚期,长江流域的农业技术已经基本达到黄河流域的水平。尤其江南的水稻耕作技术已经达到或者超过河北。

  历史上的曲辕犁,是在唐代中晚期江南农民发明的,以后逐步推广全国,当然在用了很长的时间,也许一两百年。

  而珠江流域,包括岭南地区,其农业技术相当落后。基本上以人力耕作为主,粗放式种植。牛耕虽然秦汉时期已经引入岭南,但是并未推广开。至少在唐代中之前,先进的农业机具并未岭南大规模使用。

  ……

  听罢武炎之的简单介绍,王方庆说道:“王爷说的这倒是事实。鄙人担任广州都督时,虽然做了一些推广,但是当地人并不太适应。

  很多地方还是与以往一样实行刀耕火种,产量不高。很多地方官员的粮食都难以保证。

  不过王爷,鄙人以为,在岭南推广农业,恐非派几名判官就可以成事。必须得广州都督以及其他容州、桂州、安南、邕州等四位都督配合方可。”

  其他几位宰相听完,也都认为王方庆说得对。

  武炎之微微一笑:“王相公之言很是有理。鄙人的计划是,先派几名判官在广州都督管辖区域进行推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