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3 / 3)
“邓录事参军,我原本让你来代替高录事参军,可是如今河南府不同,有两个录事参军,所以高录事参军也暂时不走,会到明年春季才离开。
你主要暂时分管河南、洛阳两县事务,高勾曹负责其余各县事务。
赵参军,你就跟着我处理一些日常事务,王参军要外任县令。”
(按,录事参军也叫勾曹,也就是对文件画勾检查的意思)
武炎之简单地安排完工作,然后单独把邓壅留了下来。
这邓壅本就是洛阳人,以前担任过京官,此次回洛阳就是回家了。
在唐代有规定,本地人不得在本地当官,避免一些亲戚关系影响职务的履职。但是京兆、河南两地除外,这是为了照顾两地的官员。
这邓壅三十六岁,明经出身。他跟着武炎之办事有好几个月,细致谨慎,平时话不多,非常机敏。
不仅如此,他还经常主动的找武炎之,谈一些自己的看法。所以武炎之将其调回洛阳,是有一些秘密的事务要交给他。
第181章 新下属
“邓勾曹,一别数月,上次你在邢州与我谈的事,我深以为然。这次叫你调到洛阳,本来是想跟你换一个位置,让你当秋官员外郎。
不过陆侍郎说你暂时资历不够,考核成绩又不突出,前面有二十几个人在争夺该位置,不太好安排。所以他建议让你先做一两年河南府勾曹再说。”
武炎之的确已经尽力,员外郎必须要经过凤阁鸾台政事堂批准。而政事堂的宰相有五六位,人多嘴杂,很不好办。人家也有亲信要照顾,很多人的考核也非常优秀。 ↑返回顶部↑
你主要暂时分管河南、洛阳两县事务,高勾曹负责其余各县事务。
赵参军,你就跟着我处理一些日常事务,王参军要外任县令。”
(按,录事参军也叫勾曹,也就是对文件画勾检查的意思)
武炎之简单地安排完工作,然后单独把邓壅留了下来。
这邓壅本就是洛阳人,以前担任过京官,此次回洛阳就是回家了。
在唐代有规定,本地人不得在本地当官,避免一些亲戚关系影响职务的履职。但是京兆、河南两地除外,这是为了照顾两地的官员。
这邓壅三十六岁,明经出身。他跟着武炎之办事有好几个月,细致谨慎,平时话不多,非常机敏。
不仅如此,他还经常主动的找武炎之,谈一些自己的看法。所以武炎之将其调回洛阳,是有一些秘密的事务要交给他。
第181章 新下属
“邓勾曹,一别数月,上次你在邢州与我谈的事,我深以为然。这次叫你调到洛阳,本来是想跟你换一个位置,让你当秋官员外郎。
不过陆侍郎说你暂时资历不够,考核成绩又不突出,前面有二十几个人在争夺该位置,不太好安排。所以他建议让你先做一两年河南府勾曹再说。”
武炎之的确已经尽力,员外郎必须要经过凤阁鸾台政事堂批准。而政事堂的宰相有五六位,人多嘴杂,很不好办。人家也有亲信要照顾,很多人的考核也非常优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