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咦?这里然还有几个佛头?

  原来,武炎之知道武则天信佛,这里是在加工了几个佛头。不过这东西难度不大,又是刚开始生产不久,生产了八九个才出了这么一个看着还算不错的。

  “炎之,这些琉璃器都是你研制的吗?”武则天问道。

  “启禀祖姑母,这制造琉璃器,其实工艺和冶铁炼钢差不多,也是孙儿偶然从那西域高人处学得。

  如今将这技艺转授给了几个友人,由他们负责加工生产。其实这东西目前的市场价虽然贵,像这些东西,就值个七八千贯没问题。但如果今后大规模生产,也并非什么稀罕之物。”

  在武则天面前,武炎之一般都说实话。琉璃器、炼油、肥皂、马灯以及所有的业务也都是以王栋的名义生产,当然他只是挂名而已。

  是王栋派了一个侄儿跟着办理相关手续,所有的业务实际上是武炎之委托几个人在管理。

  王栋还在江南没回来,预计下个月才到洛阳,他在信里面讲自己的生意还不错。

  那张昌宗、张易之兄弟看着这些无与伦比的琉璃器,似乎着了迷,也是西看看东瞧瞧。

  俗话讲“欢喜麻雀打烂蛋”,那张昌宗拿了一个蓝色的碎花琉璃盘子赞口不绝。武炎之一看,这人还真有眼光,这个盘子自己都舍不得用,特地献给皇帝的。

  “祖姑母,张六郎拿着的这个碎花琉璃盘,是这里面最难烧制的一个,烧了20多个,才出了这么一个。”武炎之对着皇帝解释道。

  张昌宗说道:“涿郡王,真的吗?我确实觉得它很罕见,前几日有几个西域琉璃商人,也带了许多琉璃器皿。

  其中一个和这个差不多,不过质量要差一些。当时我问了价钱,那西域商人居然开价1000贯!我当时以为这是漫天要价,谁知转过身没多久,却被船运大商俞大娘买了去献给她母亲了。”

  这时旁边一位殿中少监说道:“六郎,俞大娘可是跟富商邹骆驼一般的人物,家财没有百万贯,五六十万贯也是有的,一般人哪里比得了?”

  “祖姑母,孙儿都要恭喜祖姑母。没有祖姑母为大唐和大周辛苦操劳接近五十年,哪里有今日的繁荣?区区一个俞大娘,居然都有百万贯家财。天下如俞大娘、邹凤炽这帮人不知道还有多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