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国子监考试毕业简单,当然也可以考明经、进士,对今后升官有更大的前途,不过那能够考上的毕竟是少数人)。

  姚宽笑道:“王爷,话虽这样说,不过我也不想他去当卫官,他也不是上国子监读书的料。说实话,我就想让他跟着王爷学习一些更有用的东西,反正将来一样做官,一样可以用荫。我可就是个铁匠出身,他倒也喜欢摆弄这些东西。”

  “那好,你去办就是。”姚宽目前是从五品,他儿子就是用荫后就是从八品下,比其他的学生一毕业就高了四阶,这还不算今后姚宽还会升更高的官。

  (荫:唐代给予五品以上官员儿子做官资格的一种制度。六品以下官员也可以,不过难度大很多倍,因为取得资格要先服役十年,而且还要候选若干年才可能当官,非常困难,与五品以上官员不可同日而语。)

  ……

  早朝。

  朝会开到一半,便有人出来反对办理技工学堂。第一个反对的是春官员外郎萧龚:

  “陛下,微臣听闻涿郡王最近要在神都开办技工学堂?微臣以为万万不可!”

  “有何不可?”武则天听得直皱眉头,武炎之本人倒是非常平静。

  “陛下!为官之人本应是谦谦君子,道貌岸然之辈!以弘扬大道,承接天理。而商人见利忘义,工人干的是下贱之业。

  就如同国子监,所培养都是高雅文士,如今涿郡王偏偏要培养做工之人为官,使我等士人与工匠为伍,同列朝班。

  这岂不让微臣等读书人蒙羞?微臣等苦读诗书十几年,其可与下贱之人同朝?”

  此言一出,大殿之内议论纷纷,很多官员居然点头称是。当然大部分人都没有说话,因为都知道此事皇帝已经下旨开办,无法挽回。

  “陛下微臣也以为公办技工学堂不可!百姓的租税,是用来培养管理百姓的官员,并非培养工匠。

  自古工匠都是师傅带徒弟,哪有听说专门开办学堂的?即使要开办,应该有私人开办。”都官郎中李福说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