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1 / 3)
唐代的州分为上、中、下三级,县有京县(长安、洛阳、太原城市所在六县等)、畿县(前面三州府所管辖之其余县)、上县、中县、中下县、下县。
这上中下的划分,唯一的依据就是户数,人口多的当然是上州(县)。各朝代数一的标准时有调整,并不唯一。(州:户数4万以上为上州;3万以上至4万为中州;3万以下为下州。
县:6千人以上为上县;2---6千为中县;1-----2千为中下县;1千人以下为下县。)
上等州县官员的品级与中下等是不同的,待遇自然不一样,编制也有所不同。上等州县的官员获得提升的机会远远大于中下等州县。
可以肯定的说,中等以下的县的官员,几乎一辈子不大可能得到多大的提升!会在这些位置上沉沦。
这里单说邢州的州学。因为邢州是上等州,其学校的编制非常齐全:经学博士一人,从八品下;助教二人;学生六十人。医学博士一人,正九品下;助教一人;学生十五人。
这里要说明下,古代州县学学生都是免费的。所以中国的免费教育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实现了。相当于从小学到大学全部免费。当然,入学资格也有些限制,并非人人都可以进入县学。
从县学可以升入州学或者国子监。当然县学学生当中成绩好的,是可以直接经过选拔后参加科举考试的。
一个州的学校事务,主要有司功参军负责。他也是六曹排名第一的(司功参军:掌管官吏考课、假使、选举、祭祀、祯祥、道佛、学校、表疏、书启、医药、陈设之事)。
学校的博士、助教等自然热情迎接。州学里面只有博士是官员,助教是流外九品,当然也可以流外入流,当博士。
一般没几个人愿意当州学博士的,因为很难升迁。
武炎之也免不了俗,自然要把学生住宿、食堂、厕所、校舍等等都看一遍。
当然,这古代的条件以后是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不过就管理的严格程度来说,这远远比后世更严格。比如贪污和浪费,在封建社会查处是非常严格的,哪像我们现在如此浪费。
当时领几张纸、几支笔都是有定额的,绝对不可以乱来,多领了纸和笔是要按照贪污论处。
他先看了住宿。这几十名学生,都是住的通铺,一间屋子要住十人。全部睡在炕上,冬天要烧炕。当然屋里不可能有茅厕,上茅厕得到屋外,这个北方的冬天是个大问题。
↑返回顶部↑
这上中下的划分,唯一的依据就是户数,人口多的当然是上州(县)。各朝代数一的标准时有调整,并不唯一。(州:户数4万以上为上州;3万以上至4万为中州;3万以下为下州。
县:6千人以上为上县;2---6千为中县;1-----2千为中下县;1千人以下为下县。)
上等州县官员的品级与中下等是不同的,待遇自然不一样,编制也有所不同。上等州县的官员获得提升的机会远远大于中下等州县。
可以肯定的说,中等以下的县的官员,几乎一辈子不大可能得到多大的提升!会在这些位置上沉沦。
这里单说邢州的州学。因为邢州是上等州,其学校的编制非常齐全:经学博士一人,从八品下;助教二人;学生六十人。医学博士一人,正九品下;助教一人;学生十五人。
这里要说明下,古代州县学学生都是免费的。所以中国的免费教育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实现了。相当于从小学到大学全部免费。当然,入学资格也有些限制,并非人人都可以进入县学。
从县学可以升入州学或者国子监。当然县学学生当中成绩好的,是可以直接经过选拔后参加科举考试的。
一个州的学校事务,主要有司功参军负责。他也是六曹排名第一的(司功参军:掌管官吏考课、假使、选举、祭祀、祯祥、道佛、学校、表疏、书启、医药、陈设之事)。
学校的博士、助教等自然热情迎接。州学里面只有博士是官员,助教是流外九品,当然也可以流外入流,当博士。
一般没几个人愿意当州学博士的,因为很难升迁。
武炎之也免不了俗,自然要把学生住宿、食堂、厕所、校舍等等都看一遍。
当然,这古代的条件以后是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不过就管理的严格程度来说,这远远比后世更严格。比如贪污和浪费,在封建社会查处是非常严格的,哪像我们现在如此浪费。
当时领几张纸、几支笔都是有定额的,绝对不可以乱来,多领了纸和笔是要按照贪污论处。
他先看了住宿。这几十名学生,都是住的通铺,一间屋子要住十人。全部睡在炕上,冬天要烧炕。当然屋里不可能有茅厕,上茅厕得到屋外,这个北方的冬天是个大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