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豫州向来是世家林立,文风鼎盛,颍川郡更是天下文学的中心,可惜此次却没有出现多少大才。

  不过刘辩也不气馁,因为这些人才其实早就投靠他了,投靠赵光义的,此次拿下豫州,也都属于他了,剩下来的,多数是些小鱼小虾,没有什么大人物。

  殿下杜如晦也用饭完毕,吃罢,便起身告退:“陛下,科举那边还需要微臣照看,在下告辞了。”

  “嗯,你下去以后,命人准备一些礼品,陈郡谢家以前基本上随谢安搬迁至南阳。如今来了二十多个,基本上是谢家所有的青年后辈了,可见朕的岳父是在向朕示好,所以你准备一些礼品给朕送过去,等朕有空,在前往探望。另外,剩下的考卷你们尽快检阅完毕,挑选出上乘之作,送与朕看。”

  “微臣遵旨!”杜如晦拱手退下。

  下午的时间,刘辩却没有去看武举了,而是静下心来处理公务。

  这段时间,三州的官吏大量空缺,政务一直是处于不工作状态,各城池,村庄都是派遣了兵马维持秩序。

  如今科举已经开始,很快就会出现一大批人才需要调度,所以刘辩需要尽快弄清楚各郡县空缺的职位,到时候再挑选人才进行任命。

  到了晚上十分,杜如晦又送来许多考卷,下午的时候,他们已经将考卷全部检阅完毕,送来的,皆是上乘之作,大约有近五十卷左右。

  这一次没有让刘辩失望,这些考生之中,还是有几个人才的,比如蒋济,赵俨,桓范,诸葛诞等。

  这几个人的才学是不下于潘濬的,甚至更强。

  比如蒋济,历史上是曹操的心腹谋士,当荀彧,荀攸等人病故,程昱年迈时,蒋济与司马懿就是曹操的谋主了。比如第一次合肥之战,就是因为蒋济的计策,而战胜孙权的,又有襄樊之战,又是蒋济献策,联合东吴,导致关羽兵败被杀。

  并且蒋济还活的长,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战后病死,乃是曹魏四朝元老,三公重臣。

  而赵俨,也是曹魏的三公重臣,四朝元老,在政治上建树坡高,还善于调节文武的关系。襄樊之战,乃是曹仁的军师,多亏赵俨的计策,曹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桓范,在历史上是曹爽的智囊,曹魏大臣,曹爽早期能与司马懿抗衡,逼得司马懿只能装病让其放弃戒心,就是此人在背后出谋划策。后来高平陵政变发生,曹爽被困在城外,无法出城,桓范建议他出逃至许昌,召集地方大军对抗司马懿,可惜曹爽没有同意,这才落得满门抄斩的地步,甚至还将桓范给连累死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