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2 / 2)
首先是国家的制度,刘辩早就想改三公九卿为三省六部,早在几年前,刘辩就创立了医部,如今商部在出,就是为三省六部做准备。不过这个政策还要等三公退下才行,这个也要慢慢来。但,这个不妨碍商部的组建。
正好糜竺来投,糜竺此人才能上,四维是武力59,统帅63,智力87,政治89。这个四维中规中矩,能力不弱,但也不强,但糜竺胜在忠义,虽然为商人,但在大汉却是个名士。以糜竺的能力资历担任商部的部长完全足够。
因为糜竺的到来,刘辩临时起意便决定组建商部,但其实发展商业眼下并不是最好的时机。毕竟大汉是农业为根本的国家,发展商业虽然能促进繁荣,但效果也就那样,并不能在短时间,将大汉发展成大宋那样繁荣。
“眼下发展商业确实有些急躁,商业发展势必会对农业造成冲击,朕却要想个办法,补上这个缺!”刘辩沉思道。
商业发展起来的局面,就是人人逐利,荒废农田,人是要吃饭的吧?没有人耕种,还有吃的吗?商业发展起来就会对农业造成冲击,这是商业发展最大的弊端。
也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弊端,后世外出打工,行商之人多如牛毛,农村之中种田的几乎没有几个人,但却能以很少的土地,养活十三亿人口!除了从外国引进粮食之外,生产力的发展,是根本原因。
打个比方,大汉一亩地一年能生产出两百斤粮食,一年能播种一次。而后世,一亩地产八百斤,一年能播种三次,也就是说同样的土地,在大汉一年收获两百斤,而在后世,能收获2400斤。
一亩地的收获在大汉能养活一个人,在后世,能养活十二个人。
这是天壤之别!
发展商业会让百姓放弃农桑,但若是能够提高生产力,便可以补足百姓经商放弃农业的这个空缺。
以刘辩系统之中的各种技术,发展生产力,提高粮食产量,是轻而易举的。后世优质种子,肥料的制作,刘辩表示太简单。若是能够将粮食产量提高五分之一,刘辩治下百姓一千万有余,提高五分之一,便能多养活两百万百姓。
试问刘辩发展商业,能让两百万百姓放弃农桑去行商吗?在这个重农抑商的年代,在加上刘辩准备建立商法,加以控制的情况下。最多也就几万人肯冒险行商。如行商的人,是不会有多少的。
刘辩发展商业,鼓励百姓经商,却一边发展生产力,提高粮食产量,补充这其中的空缺。仔细对比之下,便会发现其中落差的恐怖。而这个空缺不止能补住,并且还无限增强,形成一个参天大树!
当然,这要看刘辩凭借系统中的技术,能够提高多少的粮食产量。
提高一成,便能多活百万百姓,提高两成便是两百万,若是这个数字,能够呈倍数增长,刘辩手下的粮食就会无限增加,多到吃不完了。这些东西,都是底蕴,能够用来发动战争。 ↑返回顶部↑
正好糜竺来投,糜竺此人才能上,四维是武力59,统帅63,智力87,政治89。这个四维中规中矩,能力不弱,但也不强,但糜竺胜在忠义,虽然为商人,但在大汉却是个名士。以糜竺的能力资历担任商部的部长完全足够。
因为糜竺的到来,刘辩临时起意便决定组建商部,但其实发展商业眼下并不是最好的时机。毕竟大汉是农业为根本的国家,发展商业虽然能促进繁荣,但效果也就那样,并不能在短时间,将大汉发展成大宋那样繁荣。
“眼下发展商业确实有些急躁,商业发展势必会对农业造成冲击,朕却要想个办法,补上这个缺!”刘辩沉思道。
商业发展起来的局面,就是人人逐利,荒废农田,人是要吃饭的吧?没有人耕种,还有吃的吗?商业发展起来就会对农业造成冲击,这是商业发展最大的弊端。
也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弊端,后世外出打工,行商之人多如牛毛,农村之中种田的几乎没有几个人,但却能以很少的土地,养活十三亿人口!除了从外国引进粮食之外,生产力的发展,是根本原因。
打个比方,大汉一亩地一年能生产出两百斤粮食,一年能播种一次。而后世,一亩地产八百斤,一年能播种三次,也就是说同样的土地,在大汉一年收获两百斤,而在后世,能收获2400斤。
一亩地的收获在大汉能养活一个人,在后世,能养活十二个人。
这是天壤之别!
发展商业会让百姓放弃农桑,但若是能够提高生产力,便可以补足百姓经商放弃农业的这个空缺。
以刘辩系统之中的各种技术,发展生产力,提高粮食产量,是轻而易举的。后世优质种子,肥料的制作,刘辩表示太简单。若是能够将粮食产量提高五分之一,刘辩治下百姓一千万有余,提高五分之一,便能多养活两百万百姓。
试问刘辩发展商业,能让两百万百姓放弃农桑去行商吗?在这个重农抑商的年代,在加上刘辩准备建立商法,加以控制的情况下。最多也就几万人肯冒险行商。如行商的人,是不会有多少的。
刘辩发展商业,鼓励百姓经商,却一边发展生产力,提高粮食产量,补充这其中的空缺。仔细对比之下,便会发现其中落差的恐怖。而这个空缺不止能补住,并且还无限增强,形成一个参天大树!
当然,这要看刘辩凭借系统中的技术,能够提高多少的粮食产量。
提高一成,便能多活百万百姓,提高两成便是两百万,若是这个数字,能够呈倍数增长,刘辩手下的粮食就会无限增加,多到吃不完了。这些东西,都是底蕴,能够用来发动战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