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题目,自然是刘辩亲自所出,诗赋暂且不论,策问三题,却包含着各个方面,首先当前的天下形势,却是考验其眼光,对如何对付董卓,却是考验其智谋,而对评价科举,则是考验其政治眼光。

  这三题,却是涵盖了各个方面。

  收到考卷的众人,有真才实学的还好,思考一番后,便开始答题,而无真才实学的人呢,则是抓耳挠腮,毫无头绪。

  不过有的人却也聪明,虽然说不出什么见解,但提笔就是对刘辩一通赞美,把刘辩直夸到天上去,比如当天天下,陛下系统之势已经明了,比如天下生平,董贼旦夕可灭云云!

  一时间,无数学子化身后世考生,就好似做政治一般,一头雾水,却是对着国家一顿夸。

  只有虞允文,郭嘉二人,提笔思绪间,洋洋洒洒写下自己的见解。

  甚至虞允文写完对天下形势的见解之后,又开始写对付董卓的办法,浑然无视三选一的前提,而另一边的郭嘉也不逞多让,只见他也是开始写第二道对付董卓的策略。

  第160章 金榜题名

  很快,一日又过去了,一众考生皆离场,考卷再次送到刘辩的桌案之上。

  这次刘辩可没有一个个的查看,而是单独挑出了虞允文,郭嘉二人的考卷,刘辩又思考一番,又检出了张意的考卷。

  果然,郭嘉虞允文二人,六道试题全做,三道策问,三篇诗赋,写的极其工整。而张意,三篇诗赋写的洋洋晒晒,华美无比,倒是策问只写了关于科举的见解。

  “这张意只算是个政治人才,智谋军略方面却不行!”刘辩摇了摇头,将其他的考卷放到一边,在拿起虞允文的考卷。

  以虞允文的才华,三篇诗赋写的自然是大气磅礴,华美的诗句,让刘辩看的心中暗赞。

  不过刘辩可不在乎诗赋,策问才是考验人才的关键。

  首先是天下的形式,虞允文逐一分析:“天下势力,当前首推董卓,但董卓暴虐,必不能长久,不久之后其麾下便会离心离德。其次便是陛下,陛下麾下,良将如云,谋士如雨,坐拥洛阳并州二地,只需潜心发展,待扫平董卓,以关中为根基,在逐一扫平天下!冀州袁绍,四世三公,此时虽未显山露水,但凭借其在天下世家中的地位,将会成为陛下大敌!其次袁术虽强,但为人暴虐,乃冢中枯骨,刘虞,马腾孔融等人,乃汉室忠臣,陛下可引为外援,其余诸侯则不成气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