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2章(2 / 2)
王应熊是温体仁的人,率先说:“为国事操劳,何苦之有?是为了平南侯以大将军总督天下兵马的事情吧?虽然此事从无先例,但也不难,不过先要把尊讳定下来。”
虽然尊讳、名号只是个形式,但平南侯如此强势,众人不敢轻视,个个绞尽脑汁想了起来。
钱士升试探着说:“不如叫镇远或者平远如何?”
温体仁直接否定:“这些都是四品将军常用的名号,如何配得上平南侯。”
吴宗达慢吞吞地说:“本朝开国时倒是有过大将军,不过并非常设,现在不过是把临时的差使固定下来,并扩大了领兵之权,不如就沿用如何?”
温体仁问:“真是惭愧,本官不记得开国时大将军有何尊讳了,吴阁老可还记得?”
“本朝开国元勋徐达、常遇春等人曾担任过此职唤做征虏大将军!”
第七百四十一章 慈庆宫
“征虏大将军?”
这个听起来很久远的称号唤醒了众人尘封的记忆。
征虏大将军是明代将军重号,明初曾有徐达、常遇春、蓝玉等开国名将相继担任过。大将军下面又设副将军,征虏副将军又分左、右、前、后,适应战时分路统兵出击而设置,名将汤和也担任过征虏左副将军之职。
不过这个征虏大将军是临时的差使,作战时挂大将军印,战争结束后就撤销,并非常设。吴宗达的意思就是,将这个临时派遣的职务变成常设,就像巡抚和总兵一样这两个职务原本也只是临时差遣,后来慢慢变成了常设的固定官职。
温体仁点了点头:“既然有这样一个现成的名号,沿用也无妨。不过为了显示与临时差遣的区别,也为了表示对平南侯的尊重,本官建议官面行文时加上几个字,称为‘护国征虏文武大将军’,平时为了称呼方便,可以简称为征虏大将军或大将军。” ↑返回顶部↑
虽然尊讳、名号只是个形式,但平南侯如此强势,众人不敢轻视,个个绞尽脑汁想了起来。
钱士升试探着说:“不如叫镇远或者平远如何?”
温体仁直接否定:“这些都是四品将军常用的名号,如何配得上平南侯。”
吴宗达慢吞吞地说:“本朝开国时倒是有过大将军,不过并非常设,现在不过是把临时的差使固定下来,并扩大了领兵之权,不如就沿用如何?”
温体仁问:“真是惭愧,本官不记得开国时大将军有何尊讳了,吴阁老可还记得?”
“本朝开国元勋徐达、常遇春等人曾担任过此职唤做征虏大将军!”
第七百四十一章 慈庆宫
“征虏大将军?”
这个听起来很久远的称号唤醒了众人尘封的记忆。
征虏大将军是明代将军重号,明初曾有徐达、常遇春、蓝玉等开国名将相继担任过。大将军下面又设副将军,征虏副将军又分左、右、前、后,适应战时分路统兵出击而设置,名将汤和也担任过征虏左副将军之职。
不过这个征虏大将军是临时的差使,作战时挂大将军印,战争结束后就撤销,并非常设。吴宗达的意思就是,将这个临时派遣的职务变成常设,就像巡抚和总兵一样这两个职务原本也只是临时差遣,后来慢慢变成了常设的固定官职。
温体仁点了点头:“既然有这样一个现成的名号,沿用也无妨。不过为了显示与临时差遣的区别,也为了表示对平南侯的尊重,本官建议官面行文时加上几个字,称为‘护国征虏文武大将军’,平时为了称呼方便,可以简称为征虏大将军或大将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