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8章(2 / 3)
“军爷行行好,老爷这病拖不得,弄不好要人命的……”
军官掂量了一下银子的份量,脸色好看了许多,一边走到轿子前去掀帘子,一边说:“啥病说得这么神神叨叨的,老子得看看里面是不是窝藏了不轨之徒……”
里面忽然传来了急促的咳嗽声,管家在身后“好心”提醒:“禀军爷,是痨病!”
军官手抖了一下,掀开一半的帘子立刻放下了,挥了挥手:“赶紧走,别死在这里,真是晦气!”
轿子被顺利放行,消失在黑暗中。
类似的情景发生在各个街头,结果大同小异,巡逻的士兵只认钱不认人,也谈不上什么忠于职守,轿子的主人忍气吞声,花钱买平安,大多顺利过关。这些轿子最后都汇集到了一个气派的宅邸门口。
宅邸主人似乎早有准备,门开了半边,来一个进一个,也没人询问。将最后一顶轿子迎进去后,一个仆人取下了屋檐用来照亮道路的灯笼——上面写着一个硕大的“温”字——闪身进府,门口重新归于黑暗。
府内的书房灯火通明,温体仁坐在上首,下面则是数位朝中同僚——有内阁大学士王应熊、钱士升、左都御史唐世济这样的老资格大臣,也有任京官不久的新人。温体仁与熟识的同僚一一寒暄过之后,看着一个相对年轻的生面孔笑道:“老朽糊涂,敢问这位是?”
这人恭敬地行礼:“晚辈后生陈新甲,常年在宁远、宣府任兵备佥事,年前才入京就任兵部右侍郎,阁老不认识也是正常。”
第七百一十六章 广渠门之变
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王应熊笑道:“阁老,陈侍郎虽然入京不久,确实不可多得的实干能臣。任宁前道兵备佥事期间,大凌河新城被包围,援师云集,出战、修城等事全靠他处理,井井有条;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时,亲自到边防墙堡去视察,全面掌握了兵马伤亡、城堡倒塌及弓箭等兵器的损坏情况,报请朝廷整饬,一改武备颓废状况,边防有了保障。如今这样的人可不多了。”
温体仁笑道:“春石说的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往后朝廷是这些后起之秀的天下,我们这些老家伙等过了这个非常时期,都应该急流勇退了。”
陈新甲谦虚道:“阁老折煞我也,大明正值危难之秋,正要靠阁老这样的股肱之臣支撑大局,我们这些后生晚辈,也就跟在阁老的后面略尽绵薄之力罢了。”
“呵呵,陈侍郎过谦了。”
寒暄之后,温体仁正色道:“诸位,今夜将你们请来,是有一件大事请你们参与。如果害怕,现在就走,本官也不怪你们。”
↑返回顶部↑
军官掂量了一下银子的份量,脸色好看了许多,一边走到轿子前去掀帘子,一边说:“啥病说得这么神神叨叨的,老子得看看里面是不是窝藏了不轨之徒……”
里面忽然传来了急促的咳嗽声,管家在身后“好心”提醒:“禀军爷,是痨病!”
军官手抖了一下,掀开一半的帘子立刻放下了,挥了挥手:“赶紧走,别死在这里,真是晦气!”
轿子被顺利放行,消失在黑暗中。
类似的情景发生在各个街头,结果大同小异,巡逻的士兵只认钱不认人,也谈不上什么忠于职守,轿子的主人忍气吞声,花钱买平安,大多顺利过关。这些轿子最后都汇集到了一个气派的宅邸门口。
宅邸主人似乎早有准备,门开了半边,来一个进一个,也没人询问。将最后一顶轿子迎进去后,一个仆人取下了屋檐用来照亮道路的灯笼——上面写着一个硕大的“温”字——闪身进府,门口重新归于黑暗。
府内的书房灯火通明,温体仁坐在上首,下面则是数位朝中同僚——有内阁大学士王应熊、钱士升、左都御史唐世济这样的老资格大臣,也有任京官不久的新人。温体仁与熟识的同僚一一寒暄过之后,看着一个相对年轻的生面孔笑道:“老朽糊涂,敢问这位是?”
这人恭敬地行礼:“晚辈后生陈新甲,常年在宁远、宣府任兵备佥事,年前才入京就任兵部右侍郎,阁老不认识也是正常。”
第七百一十六章 广渠门之变
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王应熊笑道:“阁老,陈侍郎虽然入京不久,确实不可多得的实干能臣。任宁前道兵备佥事期间,大凌河新城被包围,援师云集,出战、修城等事全靠他处理,井井有条;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时,亲自到边防墙堡去视察,全面掌握了兵马伤亡、城堡倒塌及弓箭等兵器的损坏情况,报请朝廷整饬,一改武备颓废状况,边防有了保障。如今这样的人可不多了。”
温体仁笑道:“春石说的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往后朝廷是这些后起之秀的天下,我们这些老家伙等过了这个非常时期,都应该急流勇退了。”
陈新甲谦虚道:“阁老折煞我也,大明正值危难之秋,正要靠阁老这样的股肱之臣支撑大局,我们这些后生晚辈,也就跟在阁老的后面略尽绵薄之力罢了。”
“呵呵,陈侍郎过谦了。”
寒暄之后,温体仁正色道:“诸位,今夜将你们请来,是有一件大事请你们参与。如果害怕,现在就走,本官也不怪你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