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4章(1 / 3)
“你让朕自尽于宫中?”崇祯面如土色。
李邦华也拱手道:“臣附议。还请陛下三思。到时候陛下可在宫中准备干柴,慷慨赴火,以殉社稷,臣等望见宫中起火,知道皇殉国,即跟着举家,以报皇厚恩!”
崇祯绝望地将目光投向王承恩。王承恩也含泪点头:“万岁爷,恕奴婢死罪,这内城是守不住了,如今飞走路绝,断不能走出城门。与其以肉喂虎,不如死在宫中!”
听了王承恩的话,崇祯最后一丝侥幸也丧失了,求生的慢慢从身体里抽离,浑身摹然瘫软,颓然跌坐在龙椅,说不出一句话来。
炮声继续回荡在皇城空,不知道过了多久,崇祯慢慢清醒过来,发现李邦华和王家彦已经走了,只有王承恩还在身边。他长叹一口气,无奈地说:“李邦华和王家彦说得没错,国君死社稷,义之正也,朕决不再作他想,但恨除了李邦华和王家彦,群臣中无人从死耳!”
王承恩哽咽说:“奴婢愿意在地下服侍皇爷!”
崇祯定睛注视王承恩的饱含热泪的眼睛,点点头,心中一软,说:“此刻时辰尚早,你回家去见见家人,交代身后事吧。”
“奴婢昨日已经辞别了母亲。陛下殉社稷,奴婢殉主,义之正也,奴婢决不会偷生人间!”
崇祯眼圈一红,“很好,毕竟不忘朕豢养之恩,比许多读书出身的文臣强多了!”
打定了殉国的主意后,枯坐在金銮殿已经毫无意义,崇祯又回到了乾清宫。一个太监依照平日规矩,在乾清门内高声传呼:“圣驾回宫!”立刻有许多太监和宫女慌忙从黑影中奔出,跪在丹墀的一边接驾。
崇祯没有马进入乾清宫,想到皇后、袁妃、公主……马都要死去,他在丹墀彷徨顿脚,发出沉重的叹息。忽然一个太监来到他的面前跪下,声音哆嗦地说道:
“启奏万岁爷,请万岁爷不要忧愁,奴婢有一计策可保平安。”
崇祯一看,原来是一个名叫张殷的太监,在乾清宫中是个小答应,平常十分老实,做点粗活,从不敢在他的面前说话。他感到奇怪:这个老实奴才会有什么妙计?于是他低下头来问道:
“张殷,别害怕,你有何妙计?”
张殷鼓起勇气回答说:“万岁爷,倘若贼兵进了内城,只管投降便没有事了。”
↑返回顶部↑
李邦华也拱手道:“臣附议。还请陛下三思。到时候陛下可在宫中准备干柴,慷慨赴火,以殉社稷,臣等望见宫中起火,知道皇殉国,即跟着举家,以报皇厚恩!”
崇祯绝望地将目光投向王承恩。王承恩也含泪点头:“万岁爷,恕奴婢死罪,这内城是守不住了,如今飞走路绝,断不能走出城门。与其以肉喂虎,不如死在宫中!”
听了王承恩的话,崇祯最后一丝侥幸也丧失了,求生的慢慢从身体里抽离,浑身摹然瘫软,颓然跌坐在龙椅,说不出一句话来。
炮声继续回荡在皇城空,不知道过了多久,崇祯慢慢清醒过来,发现李邦华和王家彦已经走了,只有王承恩还在身边。他长叹一口气,无奈地说:“李邦华和王家彦说得没错,国君死社稷,义之正也,朕决不再作他想,但恨除了李邦华和王家彦,群臣中无人从死耳!”
王承恩哽咽说:“奴婢愿意在地下服侍皇爷!”
崇祯定睛注视王承恩的饱含热泪的眼睛,点点头,心中一软,说:“此刻时辰尚早,你回家去见见家人,交代身后事吧。”
“奴婢昨日已经辞别了母亲。陛下殉社稷,奴婢殉主,义之正也,奴婢决不会偷生人间!”
崇祯眼圈一红,“很好,毕竟不忘朕豢养之恩,比许多读书出身的文臣强多了!”
打定了殉国的主意后,枯坐在金銮殿已经毫无意义,崇祯又回到了乾清宫。一个太监依照平日规矩,在乾清门内高声传呼:“圣驾回宫!”立刻有许多太监和宫女慌忙从黑影中奔出,跪在丹墀的一边接驾。
崇祯没有马进入乾清宫,想到皇后、袁妃、公主……马都要死去,他在丹墀彷徨顿脚,发出沉重的叹息。忽然一个太监来到他的面前跪下,声音哆嗦地说道:
“启奏万岁爷,请万岁爷不要忧愁,奴婢有一计策可保平安。”
崇祯一看,原来是一个名叫张殷的太监,在乾清宫中是个小答应,平常十分老实,做点粗活,从不敢在他的面前说话。他感到奇怪:这个老实奴才会有什么妙计?于是他低下头来问道:
“张殷,别害怕,你有何妙计?”
张殷鼓起勇气回答说:“万岁爷,倘若贼兵进了内城,只管投降便没有事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