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章(2 / 2)
“杨部堂所言极是,京师的安危关系到大明社稷,抽调周边兵力拱卫京师理所当然,臣附议。”
“臣也附议。”
……
崇祯见臣子都赞同,决心愈发坚定,便拍板定了下来。
“既然众爱卿都赞同,那就这么定了。着兵部调集北直隶、河南营兵,移防至保定府、天津卫、永平府三地,所需钱粮由兵部协同户部筹措。”
保定府在京城南面,与天津卫一东一西形成了一道门户,卡住了北上京城的必经之路;永平府在京城的东面,正好对着辽东半岛,加强此地的军事力量,理论上可以防御来自辽南的威胁。这么安排,从纸面上看是很周密的。
百官齐呼:“陛下圣明。”
朝会散了之后,杨嗣昌回到兵部,开始筹办调兵移防之事。虽然这事是皇上定下来的,作为兵部正堂的他又是极力推动,上层的阻力是没有的,但速度依然不会太快:官面的流程必须要走,公文往来就需要不少时间,而且为了调拨这些军队的钱粮开支,少不得要和户部扯皮,想要军队开拔,至少是几个月之后了,等到移防完毕,最早也是明年了。 ↑返回顶部↑
“臣也附议。”
……
崇祯见臣子都赞同,决心愈发坚定,便拍板定了下来。
“既然众爱卿都赞同,那就这么定了。着兵部调集北直隶、河南营兵,移防至保定府、天津卫、永平府三地,所需钱粮由兵部协同户部筹措。”
保定府在京城南面,与天津卫一东一西形成了一道门户,卡住了北上京城的必经之路;永平府在京城的东面,正好对着辽东半岛,加强此地的军事力量,理论上可以防御来自辽南的威胁。这么安排,从纸面上看是很周密的。
百官齐呼:“陛下圣明。”
朝会散了之后,杨嗣昌回到兵部,开始筹办调兵移防之事。虽然这事是皇上定下来的,作为兵部正堂的他又是极力推动,上层的阻力是没有的,但速度依然不会太快:官面的流程必须要走,公文往来就需要不少时间,而且为了调拨这些军队的钱粮开支,少不得要和户部扯皮,想要军队开拔,至少是几个月之后了,等到移防完毕,最早也是明年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