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2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消息像插了翅膀一样飞向各个方向,引发了种种连锁反应:盛京震怒,据说一向沉稳的皇太极连桌子都掀了大明京城则悲喜两重天,百姓欢呼雀跃,庆幸又出了一支能与戚家军媲美甚至更强的军队,能够屡次击败号称无敌的建州鞑子,而自崇祯帝以下文武百官则哀叹不已,这支军队再能打,不受自己控制,就是一把随时都能反过来插自己一刀的双刃剑,是福是祸,谁也不能保证。

  京城,金銮殿。

  本来这只是一次普通的早朝,可是因为辽南传来的消息,让大殿内的气氛很压抑。按理来说,所有人应该高兴才对:琼海镇以一己之力攻打辽南,大获成功,几乎将鞑子占据的据点连根拔起,从盖州到旅顺,一夜之间改旗易帜,辽东都司南路重回大明旗下。虽然这次行动没有兵部的命令,属于擅自行动,可是封夏天南为大将军时,已经授予了他对建虏的军事行动自主权,从官面流程上来看,没有任何问题,“收复辽南”这样的战绩完全可以给朝廷和皇帝脸上贴金。

  可是琼海军发动兵谏,悍然围困皇城的一幕还历历在目,朝廷和皇帝的脸被打得啪啪响,这份战绩成了烫手的山芋,没人愿意去碰,也不敢碰。

  崇祯疲倦地用手揉着太阳穴,询问:“诸位爱卿,对于琼海镇攻打辽南一事,有何看法?”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似乎人人都有话说,但是没人愿意先开口,分析这个棘手的话题。

  最终还是履新不久的兵部尚书杨嗣昌打破了沉寂,他出列说道:“启禀陛下,臣认为,纵观夏天南的所作所为,虽然无法断定这次攻打辽南究竟是何目的,但绝不会是为了朝廷、为了大明江山社稷,而是包藏祸心,陛下不得不防。”

  首辅温体仁闪身出列,反驳他的说法:“陛下,文弱此言,未免耸人听闻。不管夏天南有何居心,为朝廷收复辽南各卫所驿城是板上钉钉的事实,这对朝廷有利无弊,又何来包藏祸心一说?”

  本来文武百官有各自的看法,都在心中酝酿着说辞,等到大佬们把基调定下来,再站出来表个态,在皇帝面前露个脸,以显示自己不是碌碌无为的庸才。但两个重量级人物旗帜鲜明亮出完全相反的论点,准备陆续站出来的人脸色一变,都悄悄把脚缩回去了开玩笑,一个是简在帝心正、当红的宠臣,一个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两个人看法南辕北辙,无论赞同谁,都会得罪另一方,这不成了站队了吗?这两个人,都得罪不起啊!还是再观望观望更保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