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杨嗣昌脸色变了,双手在袖中紧紧攥起了拳头,尽量用平静的口气问:“通虏是何等的罪名,岂是你一面之词就能定的?再说,我和这几位素不相识,又有什么事情好密谋的?”

  “你只下了指令,没有告诉他们这么做的目的,从他们的口供中,确实也问不出那两个字,但是我猜到了。”夏天南张口,无声地说了两个字。

  虽然只能看见口型,但是杨嗣昌一眼就看出来,对方说的是“议和”!

  刹那间,杨嗣昌如遭雷击,险些站立不稳。这么隐秘的事情,就只有自己和皇上知道,他又是从何知晓?

  看见杨嗣昌的表情,夏天南知道自己猜测无误,笑着问:“怎样,是不是猜中了真相?只要把这事抖出来,再加上潘达火烧粮仓和王洪拒绝出战的段子,说书先生添油加醋一番,是不是就成了兵部尚书伙同兵备道、总兵私通鞑子,陷害忠良的桥段?古有潘仁美陷害杨家将,秦侩莫须有构陷岳武穆,今有杨部堂背后给琼海镇捅刀子,老百姓应该很喜欢听吧?”

  杨嗣昌脸色铁青,须发皆张,伸手指着夏天南喝道:“住口,这一切都是你的猜测,没有任何真凭实据,完全是血口喷人,真以为手中有两门炮有几个兵,就能大放厥词,无人奈何得了你吗?”

  夏天南无辜地摊开双手:“我也没说过有证据啊,只是编个段子广为流传,需要证据吗?不过,潘达和王洪的所作所为,一旦加上你不敢说出来的两个字,就顺理成章了,天下人多半会宁可信其有吧?到时候,杨部堂你声名扫地不说,可能还会连累头顶那位爷,这可不是一道罪己诏能化解的……”

  杨嗣昌浑身都开始发抖,碰到这种无赖,他还真不知道如何应对。

  诚然,对方手里没有他打算议和的证据,可是鞑子在京畿烧杀抢掠,如入无人之境,民间肯定怨声载道,这时候如果抛出自己议和的消息,加上密令潘达和王洪设法破坏琼海军阻截阿巴泰的计划两下一对照,那些听风便是雨的愚民不信才怪。如果换做平时,即便议和的消息泄露,不过也是言官弹劾而已,只要有皇上护着,自己不会有事,可是现在正值鞑子入寇之际,自己阻挠夏天南导致阿巴泰顺利脱身的事捅出来,被扣上一顶通虏的帽子,朝野之间群情鼎沸,就算跳进黄河也说不清了。

  第八百四十三章 风云突起

  想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杨嗣昌发现自己已无路可退。

  本来议和这件事,在自己的操作和皇上的默许下,慢慢放出风声,授意一批言官制造舆论,徐徐图之,未必不能让大多数人接受。可是夏天南窥探到了自己的意图,挑选了鞑子入寇这样一个敏感的时机曝光,加上暗助阿巴泰北上的事说不清楚,就让自己处于全面的被动,甚至会扣上私通鞑子的罪名,身败名裂,连皇上都会受到牵连。正如对方所说,到时候,就不是一道罪己诏能化解的。

  他的眼中慢慢露出杀机,心里下了决心:既然对方不给自己路走,那就一不做二不休,趁着勤王大军正在城外,将此人连同这支军队连根拔起,以绝后患。

  这时一名宦官匆匆赶到永定门,传达了崇祯的指示:“杨大人,万岁爷接到你禀报的消息,龙颜大怒,如此目无法纪、张扬跋扈之人,一定要严惩,特命小的来传口谕:永宁门外一切事情皆由杨文弱全权处置。”

  杨嗣昌大喜,尚方宝剑来了,对付夏天南就名正言顺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