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听得很清楚,然而又如何?我架把刀在他脖子上,他也能说出完全相反的话来。”杨嗣昌不为所动,“还有,你一个广东总兵,有什么权力抓天津的官员,还滥用私刑?”

  “呵呵,杨大人言下之意就是我威逼利诱让潘达说谎了?”夏天南指着王洪,“按这个逻辑,天津总兵王洪如果承认拒绝出兵援助我,眼睁睁放跑了鞑子,也是违心之言?”

  杨嗣昌不动声色地回答:“难道不是?”

  夏天南笑着摇头,将刀指向两个锦衣卫:“这么说来,这两个负责传令的锦衣卫就会变成‘临时工’了?”

  杨嗣昌不知道临时工是什么意思,但是反应很快,“兵部与锦衣卫井水不犯河水,不可能驱使锦衣卫给兵部传令。再说,这两人是不是锦衣卫,得查过北镇抚司的名册后才能确定。”

  “果然是这套路,只要现在派人去修改锦衣卫的名册,来个死无对证,这两个人就被‘临时工’了,不再是锦衣卫的人,成了无主的孤魂野鬼。”夏天南把刀插回鞘中,双手击掌叫好,“杨大人思虑缜密、反应机敏,连消带打,三下五除二就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佩服佩服,难怪你能取张凤翼而代之!”

  杨嗣昌静静地看着夏天南,看他还有什么招数。

  倒是夏天南身后的杨由基等人急了,好不容易找到了证人,就被杨嗣昌三言两语给撇清了?

  夏天南好整以暇地说:“杨大人好手段,不过我早就想到你不是这么容易对付的,也没打算靠这几个人证就让你自己承认。我倒还有个笨办法,杨大人你帮我参详参详,是否可行:我把这几个人手脚筋都挑了,然后用囚车装着,从北往南走,脖子上都挂块通虏的牌子,一路供人观赏,然后把他们和杨大人密谋的事编成故事,花钱请当地的说书先生说上一年,让天下百姓都知道这回事,你说可好?”

  杨嗣昌脸色变了,双手在袖中紧紧攥起了拳头,尽量用平静的口气问:“通虏是何等的罪名,岂是你一面之词就能定的?再说,我和这几位素不相识,又有什么事情好密谋的?”

  “你只下了指令,没有告诉他们这么做的目的,从他们的口供中,确实也问不出那两个字,但是我猜到了。”夏天南张口,无声地说了两个字。

  虽然只能看见口型,但是杨嗣昌一眼就看出来,对方说的是“议和”!

  刹那间,杨嗣昌如遭雷击,险些站立不稳。这么隐秘的事情,就只有自己和皇上知道,他又是从何知晓?

  看见杨嗣昌的表情,夏天南知道自己猜测无误,笑着问:“怎样,是不是猜中了真相?只要把这事抖出来,再加上潘达火烧粮仓和王洪拒绝出战的段子,说书先生添油加醋一番,是不是就成了兵部尚书伙同兵备道、总兵私通鞑子,陷害忠良的桥段?古有潘仁美陷害杨家将,秦侩莫须有构陷岳武穆,今有杨部堂背后给琼海镇捅刀子,老百姓应该很喜欢听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