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司马德沉吟道:“杨文弱这个人我听说过,前三边总督杨鹤的儿子,很受皇上欣赏。只是他一个尚未走马上任的兵部尚书,千方百计阻扰我们打鞑子,图什么?他只要按部就班干下去,别说尚书了,将来入阁拜相、甚至坐上首辅的位置也是顺理成章,这样一个前途无量的人难道会通虏?”

  “通虏倒不至于,文人这点节操还是有的。杨嗣昌简在帝心,仕途一片光明,没必要再去费心思投机皇太极,大明毕竟是正统,鞑子毕竟是蛮夷嘛!”夏天南伸出食指敲击着椅子扶手,慢慢地说,“你们就没想过,哪怕杨嗣昌这个兵部侍郎扶正,他又有什么资格派遣锦衣卫来传话?锦衣卫再式微,还是皇帝亲军,不可能让一个文臣来指挥。”

  司马德睁大了眼睛,试探地问:“难道是皇上亲自下的命令?杨嗣昌这么做得到了皇上的支持?可是这就更说不通了啊,皇上难道不希望鞑子被杀得越多越好吗?”

  “崇祯不是刘国柱这样心思简单的武将,眼里只有杀鞑子,他必须考虑整个大明的局势。”夏天南悠悠地说,“如果大胆的假设一下,崇祯和杨嗣昌都想与鞑子议和,以便腾出手来收拾流寇,稳定中原的局面,那么他们的所作所为,是不是都说得通了?”

  “议和?”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阿巴泰怎么说也是鞑子的贝勒,老奴的亲儿子,杀了他不会让鞑子伤筋动骨,却会激怒鞑子,影响议和的大局,得不偿失。但崇祯和杨嗣昌不可能公开下令让我放过阿巴泰,成为万夫所指,所以就暗地里使绊子,拖我的后腿,这样一来,既保住了面子,又达到了目的……”

  众人细细一想,这么推测,一切不合情理的事情都能说得通了。

  司马德叹服道:“将军果真生而知之,一切都跳不过您的火眼金睛,属下佩服得五体投地。”

  夏天南笑了笑。自己又哪里是生而知之,只是在原来的历史中,杨嗣昌本就是议和策勒的始作俑者,只要知道了他牵涉其中,就很容易联想到这方面去,穿越者的优势就在这里。

  林伟业郁闷地说:“可是知道了又怎么样,崇祯和杨嗣昌会承认吗?我们辛辛苦苦从山东追杀鞑子一路到天津,最后却被自己人坑,还无处伸冤,想想就憋屈。”

  司马德眼中露出一丝厉色,伸手比划了一个砍头的手势,说:“将军,既然皇上身边有佞臣,何不来就此机会进京来个清君侧?”

  “清君侧?”魏连横等人面面相觑。

  “皇上是不可能承认议和一事的,否则会失去民心,这个黑锅只有杨嗣昌来承担。”司马德解释道,“我们不如把杨嗣昌密谋议和一事告知天下,然后打出清君侧的旗号进京,然后效仿成祖,取而代之!”

  这话一说出来,整个房间内都安静了。傻子也能听出来,司马德是劝夏天南学明成祖朱棣那一套,找个“诛奸臣”的借口翻版一次靖难之役。从理论上来说,这不是不可能:朱棣能以一藩之地对抗中央,夏天南以一镇之地同样也能做到,何况琼海镇的实力不亚于当年的燕王,甚至更强,内外交困的崇祯处境也比建文帝糟糕的多,没有多少力量正面抵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