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1 / 2)
魏连横和黄汉生命人打扫战场,收拢伤兵,接收后金军队丢弃的战利品和俘虏的百姓,然后来到夏天南面前请示如何处置敌我两方的尸体和战利品。
夏天南先肯定了黄汉生的功劳:“汉生今日表现非常英勇,指挥有方,以一团之力挡住了鞑子一两万大军,杀敌无数,今日当记首功!”
黄汉生掩饰不住兴奋,敬礼道:“谢将军褒奖,这都是属下应该做的。”
“至于尸体嘛”夏天南想了想,“我军战死的士兵,千里迢迢运回临高不现实,根据胸章记录下番号和姓名,尸首就地火化,然后装入骨灰盒带走,标注名字,回到临高后,统一安葬。我要建一座烈士陵园来安置这些牺牲的烈士,并刻碑纪念,他们的家属也要按月发给抚恤金——琼海军的士兵,就算死了,也要比官兵风光。”
所有人都纷纷说道:“将军仁厚,将士们九泉之下一定会感谢将军的。”
“鞑子的尸体就不用客气了。要不是怕引起瘟疫,我都想把他们抛尸荒野,喂豺狼野狗算了。”夏天南说,“找些年轻力壮的百姓,给他们松绑,让他们挖坑把鞑子埋了。想必他们在鞑子手里吃了不少苦头,说不定还有血债,亲手埋葬仇人,应该会很卖力吧?”
魏连横问:“那这些百姓怎么处置,是放他们各自回家还是”
夏天南狡黠地笑了笑:“咱们要补充战损,现成的壮丁送上门怎么能放过?抽两个连把这些百姓先送回登州,让我岳父大人把他们先纳入军籍,等我们班师后再来接收。”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将军还真够腹黑,这么多百姓,还是本地人,说纳入军籍就纳入军籍了,下手不可谓不狠。
魏连横是卫所出身,知道底层军户对军籍这层桎梏的憎恨和排斥,他迟疑道:“将军,这些百姓都是本地人,而且不像之前咱们招纳的饥民那样家破人亡、无家可归,贸然把他们纳入军籍,成为军户,是不是有些不妥?”
夏天南哼了一声:“你以为鞑子都是善男信女?抓了这么多青壮,他们所在的村子人肯定都杀完了,说不定连村子都一把火烧了,不一样是无家可归。咱们把他们拉去当兵,是给他们找条活路,免得饿死。再说我们北上打鞑子,也不知道来回需要多久,如果不给他们变成军户圈起来,人都跑光了怎么办?等回来后,再把他们转为营兵,和咱们的兵一样吃饷就是。”
明代的军户是世袭的,未经准许不得脱籍,也不能经商或者从事其他职业,设计之初是为了给国家储备兵源,到了明末已经成了禁锢军户的紧箍咒,军户成了种地的叫花子,卫所也衰败不堪,毫无战斗力可言,完全失去了当初的意义。夏天南把这些人临时转为军户,就能以官府的名义看管,禁止逃脱。
听了这样的安排,魏连横觉得不失为一个稳妥的办法,便不再劝阻。
黄汉生想的却是另一个角度:“一个连押运这些百姓,是不是太少了点?粗略一数,这些百姓小一万人呢,而且大多是青壮”
夏天南手一挥:“简单,等埋完了鞑子,再用绳子捆上,像现在一样连成一长串就是,一个荷枪实弹的士兵,看守百八十个人都没问题。谁敢出幺蛾子,或者想逃跑,就以鞑子细作的名义当场击毙!”
↑返回顶部↑
夏天南先肯定了黄汉生的功劳:“汉生今日表现非常英勇,指挥有方,以一团之力挡住了鞑子一两万大军,杀敌无数,今日当记首功!”
黄汉生掩饰不住兴奋,敬礼道:“谢将军褒奖,这都是属下应该做的。”
“至于尸体嘛”夏天南想了想,“我军战死的士兵,千里迢迢运回临高不现实,根据胸章记录下番号和姓名,尸首就地火化,然后装入骨灰盒带走,标注名字,回到临高后,统一安葬。我要建一座烈士陵园来安置这些牺牲的烈士,并刻碑纪念,他们的家属也要按月发给抚恤金——琼海军的士兵,就算死了,也要比官兵风光。”
所有人都纷纷说道:“将军仁厚,将士们九泉之下一定会感谢将军的。”
“鞑子的尸体就不用客气了。要不是怕引起瘟疫,我都想把他们抛尸荒野,喂豺狼野狗算了。”夏天南说,“找些年轻力壮的百姓,给他们松绑,让他们挖坑把鞑子埋了。想必他们在鞑子手里吃了不少苦头,说不定还有血债,亲手埋葬仇人,应该会很卖力吧?”
魏连横问:“那这些百姓怎么处置,是放他们各自回家还是”
夏天南狡黠地笑了笑:“咱们要补充战损,现成的壮丁送上门怎么能放过?抽两个连把这些百姓先送回登州,让我岳父大人把他们先纳入军籍,等我们班师后再来接收。”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将军还真够腹黑,这么多百姓,还是本地人,说纳入军籍就纳入军籍了,下手不可谓不狠。
魏连横是卫所出身,知道底层军户对军籍这层桎梏的憎恨和排斥,他迟疑道:“将军,这些百姓都是本地人,而且不像之前咱们招纳的饥民那样家破人亡、无家可归,贸然把他们纳入军籍,成为军户,是不是有些不妥?”
夏天南哼了一声:“你以为鞑子都是善男信女?抓了这么多青壮,他们所在的村子人肯定都杀完了,说不定连村子都一把火烧了,不一样是无家可归。咱们把他们拉去当兵,是给他们找条活路,免得饿死。再说我们北上打鞑子,也不知道来回需要多久,如果不给他们变成军户圈起来,人都跑光了怎么办?等回来后,再把他们转为营兵,和咱们的兵一样吃饷就是。”
明代的军户是世袭的,未经准许不得脱籍,也不能经商或者从事其他职业,设计之初是为了给国家储备兵源,到了明末已经成了禁锢军户的紧箍咒,军户成了种地的叫花子,卫所也衰败不堪,毫无战斗力可言,完全失去了当初的意义。夏天南把这些人临时转为军户,就能以官府的名义看管,禁止逃脱。
听了这样的安排,魏连横觉得不失为一个稳妥的办法,便不再劝阻。
黄汉生想的却是另一个角度:“一个连押运这些百姓,是不是太少了点?粗略一数,这些百姓小一万人呢,而且大多是青壮”
夏天南手一挥:“简单,等埋完了鞑子,再用绳子捆上,像现在一样连成一长串就是,一个荷枪实弹的士兵,看守百八十个人都没问题。谁敢出幺蛾子,或者想逃跑,就以鞑子细作的名义当场击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