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林伟业咋舌道:“老天,几万人?整个临高县的人口才多少人,这不是一次性移民了几个临高县过来吗?”

  “而且都是青壮居多。”夏天南补充道,“兵荒马乱的,身体孱弱的早就撑不下去了,能活下来大多的大多是年轻力壮的小伙。”

  司马德正色道:“既然如此,运送的船要备足,粮草也要准备妥当,要不然难民半路就被饿死,或者在船里太拥挤闷死,到时竹篮打水一场空。”

  孙元化补充道:“接纳难民的准备也要充分,这么多人不能住在县城中心,免得与本地百姓产生冲突,得在偏僻点的地方安置才行……”

  夏天南当即拍板:“说得很对,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那么由司马先生负责组织运送的船队,如果临高不够就去广东征调民船,我让慕巡抚给你开张手令。孙先生负责安排难民的安置,就在临高以南建个安置区,避免与本县居民混居。楼房来不及建了,就建一层的平房。”

  一直没有说话的黄汉生说:“将军,是否在博辅上岸之后就进行甄选,把精壮的青年选入军中,为扩军做准备?”

  第五百七十四章 何不军屯?

  第五百七十四章 何不军屯?

  夏天南正要回答黄汉生的话,孙元化插嘴道:“扩军固然要紧,可是组织难民垦荒也是要紧事。否则凭空多出几万张嘴,就算我们包揽三县粮赋后存了一些粮食,坐吃山空也不是办法啊!”

  夏天南一听,也是啊,扩军是必须的,这也是移民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可是首先得解决吃饭问题。以琼州营目前的存粮,养活两三千人的脱产军队毫无问题,可是这个数字扩充到上万,就有些扛不住了。那么组织难民垦荒,自给自足,才是良性循环的正确道路。

  正在犹豫先扩军还是先垦荒的时候,司马德提议:“何不合二为一,开展军屯?”

  夏天南一愣:“军屯?”

  司马德回答:“正是。把精壮年轻男子甄选之后编入琼州营,然后统一组织去垦荒种地,按连、营编制划分耕种区域,以耕代练,闲暇时也可进行基本的操练,等收粮后再入军营正式操练,屯田、练军两不误。”

  孙元化踌躇道:“可是朝廷的卫所屯田都已糜烂不堪,我们又把这一套捡起来,是不是自误前程?”

  司马德反驳道:“朝廷的卫所之所以糜烂,盖因军官大肆侵占良田据为己有,军士沦为佃户,粮饷短缺,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大量逃亡,才会酿成今日之困局。我等屯田只是权宜之计,等田亩开垦出来,所产粮食足以养活军士,便可回归军营,田亩便可交给他人佃种。何来自误前程一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