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1 / 2)
在林伟业的指导下,通过王一锤的手艺,一把山寨版褐贝丝燧发枪提前一个世纪诞生了,这把枪全长14米,重约4公斤,预计装上刺刀后全长可以达到19米,基本上接近一根长矛的长度了,近距离可以作为长矛刺杀使用。
林伟业陶醉地欣赏这把18世纪诞生,一直使用到19世纪的名枪,低碳钢材质的枪管闪烁着金属的光芒,黄铜配件的点缀让枪身看起来熠熠生辉,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枪托看上去是那么的和谐,整把枪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啊!
夏天南没有欣赏工艺美感的艺术细胞,他一把夺过枪,“开一枪试试,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林伟业不满地拿回枪:“煞风景,这枪是近代工艺的结晶,是艺术品,这第一把枪,我收藏了,要试枪,另外找一把去试。”其实想试也没法试,火药都还没来得及配制。
夏天南可不敢得罪总设计师,嘿嘿一笑作罢,心里痒痒,盘算着等新枪量产了一定开几枪试试威力。在林伟业的建议下,整个工艺流程分为枪管制造、枪机制造、刺刀制造(暂时空缺)、整枪组装四大环节,参照现代工厂流水线作业的方式分工合作,而不是传统的一个铁匠负责整把枪的制作,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
接下来就是配制黑火药,火药车间不宜紧挨枪炮生产车间,为了安全起见,选在了百仞滩岸边,离火枪车间和未来的火炮车间有一段距离。其实这个时代的黑火药威力不大,没有密闭容器的情况下,只会燃烧而不会爆炸,这么做也是以防万一。
夏天南从马袅村抽调一些年纪稍大些的妇女作为火药车间的劳动力,这些妇女做纺织厂的高强度劳动颇为吃力,但是胜在耐心和细心,火药配制不需要多么精细的手艺,也不需太多体力,只要按照比例添加硝、硫磺和木炭粉就行了,她们完全可以胜任。
按林伟业的指导枪用发射火药的最佳配比为硝、硫、炭各为75%、10%、15%,炮用发射火药的最佳配比比率为78%、8%、14%,这是1825年英国化学家歇夫列里根据试验得出的黑火药最佳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出来的。
第五十二章 试射
崇祯三年八月,百仞滩钢铁厂、百仞滩兵工厂火枪车间和火药车间进入了试验生产阶段,博辅造船厂的主体工程完成过半,临高纺织厂的生产如火如荼,带来了滚滚利润,为这个工业体系的成长输送着血液。
九月,百仞滩钢铁厂按照生产手册,炼制成功一炉低碳钢。
同月,百仞滩兵工厂火药车间配制出了合乎要求的黑火药。
十月,百仞滩兵工厂火枪车间试制成功首批十把燧发枪,得益于水力车床的应用,钻孔效率的提升,制作枪支的速度和质量远高于明军鸟铳。
夏天南得知首批枪制作成功,第一件事就是拉着林伟业去试枪。在火枪车间的后面,开辟出了一块空地以供试枪专用。在林伟业的指点下,夏天南往枪管内倒入适量火药,然后把铅子放入,再用通条把子弹和火药压紧,给点火装置倒入一点火药后,发射准备工作就完成了。
枪管有简易的照门和准星,都是后期焊上去的,也打磨的异常光滑。夏天南按照大学军训时的记忆,三点成一线,瞄准了目标——五十米外一个人形木制靶,与真人大小一致。屏住呼吸,扣动扳机,轰的一声,烟雾弥漫,后座力震的夏天南一晃,乖乖,这货比军训时的八一杠动静大的多。
↑返回顶部↑
林伟业陶醉地欣赏这把18世纪诞生,一直使用到19世纪的名枪,低碳钢材质的枪管闪烁着金属的光芒,黄铜配件的点缀让枪身看起来熠熠生辉,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枪托看上去是那么的和谐,整把枪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啊!
夏天南没有欣赏工艺美感的艺术细胞,他一把夺过枪,“开一枪试试,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林伟业不满地拿回枪:“煞风景,这枪是近代工艺的结晶,是艺术品,这第一把枪,我收藏了,要试枪,另外找一把去试。”其实想试也没法试,火药都还没来得及配制。
夏天南可不敢得罪总设计师,嘿嘿一笑作罢,心里痒痒,盘算着等新枪量产了一定开几枪试试威力。在林伟业的建议下,整个工艺流程分为枪管制造、枪机制造、刺刀制造(暂时空缺)、整枪组装四大环节,参照现代工厂流水线作业的方式分工合作,而不是传统的一个铁匠负责整把枪的制作,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
接下来就是配制黑火药,火药车间不宜紧挨枪炮生产车间,为了安全起见,选在了百仞滩岸边,离火枪车间和未来的火炮车间有一段距离。其实这个时代的黑火药威力不大,没有密闭容器的情况下,只会燃烧而不会爆炸,这么做也是以防万一。
夏天南从马袅村抽调一些年纪稍大些的妇女作为火药车间的劳动力,这些妇女做纺织厂的高强度劳动颇为吃力,但是胜在耐心和细心,火药配制不需要多么精细的手艺,也不需太多体力,只要按照比例添加硝、硫磺和木炭粉就行了,她们完全可以胜任。
按林伟业的指导枪用发射火药的最佳配比为硝、硫、炭各为75%、10%、15%,炮用发射火药的最佳配比比率为78%、8%、14%,这是1825年英国化学家歇夫列里根据试验得出的黑火药最佳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出来的。
第五十二章 试射
崇祯三年八月,百仞滩钢铁厂、百仞滩兵工厂火枪车间和火药车间进入了试验生产阶段,博辅造船厂的主体工程完成过半,临高纺织厂的生产如火如荼,带来了滚滚利润,为这个工业体系的成长输送着血液。
九月,百仞滩钢铁厂按照生产手册,炼制成功一炉低碳钢。
同月,百仞滩兵工厂火药车间配制出了合乎要求的黑火药。
十月,百仞滩兵工厂火枪车间试制成功首批十把燧发枪,得益于水力车床的应用,钻孔效率的提升,制作枪支的速度和质量远高于明军鸟铳。
夏天南得知首批枪制作成功,第一件事就是拉着林伟业去试枪。在火枪车间的后面,开辟出了一块空地以供试枪专用。在林伟业的指点下,夏天南往枪管内倒入适量火药,然后把铅子放入,再用通条把子弹和火药压紧,给点火装置倒入一点火药后,发射准备工作就完成了。
枪管有简易的照门和准星,都是后期焊上去的,也打磨的异常光滑。夏天南按照大学军训时的记忆,三点成一线,瞄准了目标——五十米外一个人形木制靶,与真人大小一致。屏住呼吸,扣动扳机,轰的一声,烟雾弥漫,后座力震的夏天南一晃,乖乖,这货比军训时的八一杠动静大的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