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孙权说道:“春秋之时,齐国设了稷下学宫,专为士子论战所用。今日也刚好把我这将军府作为一个论战场,还请各位就当前局势为我一断。”

  张昭起身问道:“先生受曹操大兵压境,望风而逃。此来江东,莫非是要投靠我主?”

  诸葛亮笑道:“曹操杀戮百姓,大军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现如今整个东吴都要投降曹操,我与曹操有不共戴天之仇,岂肯屈身于贼?”

  这番话不仅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还委婉地骂了投向于曹操就是贼人,段大虎虽然没有此等口才,但也不禁听得过瘾。

  五官中郎将薛综说道:“汉室四百年气数已尽,曹操现为汉室丞相,占据天下三分之二,百姓归心。实为中兴汉室,何谓反贼?降了曹操实则就是归降大汉天子,又有何不妥?”

  “曹操世代食汉禄,却怀有谋逆之心。普天之下只知曹操而不知天子,难道还不是汉贼?公是非不分,妄读圣贤书,真乃无父无君之人也!不足与语。”诸葛亮厉声道。

  张昭冷笑道:“先生高卧隆中之时,尝自比管仲、乐毅,然而,段将军未得先生之前,尚且能纵横寰宇、割据城池,然而得了先生之后,却只见曹兵一出,便丢盔弃甲逃了几百里,不知是何道理?”

  “燕雀之鸿鹄之志?”诸葛亮轻摇折扇,“段大虎将军曾雄霸北方四州,然而不欲百姓战乱受苦,没有兴兵攻占天下,是其仁也;后被贱人所害,投奔义兄曹操,审时度势,是其明也;孤身前往北地,凭一己之力收付匈奴和鲜卑,是其勇也;看到曹操凶残,不能中兴汉室,便南下荆州,以拒曹操,是其雄也;曹操大军来袭新野,我主命皇叔刘备携带百姓逃难,面对曹操天下无双的虎豹骑,一日只行十里,导致兵败,此乃仁也。诸葛亮得我主三顾茅庐之恩,幸而有博望坡之胜,火烧新野之智,决白河水以淹曹兵之谋。兵力悬殊之下,胜负本兵家常事,何为长史所言的丢盔弃甲,望曹兵而逃?”

  “不知曹军有几何,可令段将军闻风而逃?”席间一人问道。

  “曹操尽起北方之兵,约莫有五六十万,又招募中原新兵得三四十万,后又得荆州三十余万兵马,恐怕有一百二十余万。”诸葛亮淡淡说道。

  他这一说,不仅鲁肃脸色骤变,连孙权的杯子都掉在了地上。鲁肃连打眼色,诸葛亮都装作不知。

  “既然孔明先生说道曹操势大,为何又要鼓噪我主去对抗曹操,这岂不是以卵击石?”刚刚发问之人又问道。

  诸葛亮一看,原来是谋士步骘。步骘的祖先为周代晋国大夫杨食,因其采邑在步这个地方,遂以步为氏。后步氏族人中有名步叔的人,是孔子七十弟子之一,所以,步骘实为当时儒学代表人物。

  “子山兄说的有理,”诸葛亮一脸委屈,说道:“其实诸公都误会了,我此番前来江东,实际上并非是劝孙将军起兵对抗曹操,想来以江东六郡对抗曹操,实在是强人所难。因此,只是为了说明实情,好让孙将军及诸公定夺。如若实在力不能及,还是归降了曹操,北面而事之的为好啊!”

  这话一出,众人都是面面相觑,顿时议论纷纷。一众谋士自见到了诸葛亮之时起,便以为他要效仿苏秦张仪,游说江东一起抗曹,结果他竟然当着孙权的面说出了这番初衷来。别说一众江东谋士,就是连段大虎都骇然失色,不知道他要搞什么鬼,只恨不得一掌拍在诸葛亮的头上助他清醒,看看他的脑子是不是被驴踢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