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夜半鹤知 第35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全套毒理需要时间,实验室优先排查了常见毒品、□□与硝酸盐,但测出来都是阴性,倒是血检的ph数值引起了林鹤知的注意——

  “酸中毒。”

  人死亡之后,血液会自然变酸,但林鹤知通过计算公式矫正了死亡小时数,张子枫的血ph值依然远低于常值,且碳酸含量非常高。

  可是,张子枫的肺部看起来非常健康,看上去并没有任何生理性病变足以导致二氧化碳潴留。

  “中毒导致的呼吸抑制?”段夏提道,“毒物抑制呼吸中枢,或者瘫痪呼吸肌,导致呼吸行为停止,二氧化碳无法排出体外?”

  “他既然在家里种蘑菇,保不准还吃一点什么别的。”小罗啧了一声,“不是我说,现在新型毒|品越来越多了,这种新产品的化学结构,查起来简直是大海捞针。”

  “存在这种可能。”林鹤知点点头,又拿了两个针管,分别取了肺动脉与肺静脉里的血。尸体新鲜的好处就在于有临床意义的生物样本足够多,但这人到底也死了几小时,两管血抽出来都是极深的暗红色。

  一般情况来说,血液离开肺部时,扔掉二氧化碳,载上氧气,颜色会比进入前更加鲜红,但林鹤知并没有在张子枫身上观察到这种差异:“分别测一测二氧化碳分压吧。”

  这结果出来,倒是很反逻辑。

  张子枫的肺静脉血里,二氧化碳含量竟然比肺动脉的还高!也就是说,血液经过呼吸后,不仅没有交换出二氧化碳,反而获得了更多的二氧化碳!

  “吸没吸毒我不知道,”林鹤知缓缓得出结论,“但这人死于二氧化碳窒息。”

  人的呼吸遵循气体扩散原理——气体永远会从分压高的地方,往分压低的地方扩散。当人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分压低于血液,二氧化碳才会从血液中进入肺泡,而当人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更高,二氧化碳则会持续进入血液,导致酸中毒,呕吐,失禁,死亡,甚至有一部分人群会出现幻觉!

  二氧化碳窒息在司法鉴定里并不常见,少有的一些案例基本全部来自使用二氧化碳的工作车间,或是一些封闭的矿井内部。

  总之,它需要一个封闭的环境。

  “这不可能啊?”段夏愣愣地看了他一眼,“保洁说她看到尸体的时候,那个房间的门是开着的。既然门没有关,空气就是流通的,他怎么可能死于二氧化碳窒息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