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夜半鹤知 第29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培养的时候,孙远丰已经死了一段时间了,污染最大的自然是血液。至于这个骨髓里的真菌,是死后出现的,还是死前就有呢?如果骨髓生前就携带这种真菌,它有没有可能是孙远丰溶骨性骨质流失的罪魁祸首?

  林鹤知并不是微生物学的专家,他把宫建宇拉到了显微镜前:“你看这个像什么?”

  “这我怎么一眼就看得出来,”宫建宇摆摆手。

  这孙远丰死都死了,宫建宇更关心凶手具体是谁,倒不太关心他生前到底得了什么治不好的病:“这看着像是什么真菌?我怎么知道,我是公安的法医,我又不是医生!”

  “那可不可以测序一下?”林鹤知等了这么多天的结果就摆在眼前,他有些急不可耐,恨不得直接知道答案。

  宫建宇斜眼看着他:“……这个细菌的dna测序,和咱们破案有什么关系吗?”

  林鹤知:“……”倒是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宫建宇笑眯眯地摆出一副铁公鸡的模样:“测序是免费的吗?燃烧的可是破案用的经费呀!要测你自己掏钱。”

  林鹤知:“……”

  没有办法,林鹤知只能给自己大学时的微生物学讲师,宁港二院的检验科主任赵梅发了一封求助邮件,主述了病人的病症,同时附了几张培养基与显微镜下的照片。

  很快,赵主任回了消息:这是37度的?室温下长什么样?

  既然是人活着时候发病,林鹤知自然选择了模拟体温的37度培养。不过,他很听话地将琼脂放回室温里。

  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原本干干净净的琼脂上,出现了点点血红,好像每一朵圆形的白色菌落都在往下滴血。同时,温度从37变成25,显微镜下的真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形状改变——

  先前那些光秃秃的“竹竿”上,张牙舞爪地长出了枝丫,而在枝丫尽头,长出了一只只“骷髅手”形状的芽头。就像林鹤知第一次看到孙远丰被啃空了的肺部时那样,光是看着那一只只“手”,他就感到汗毛倒竖。

  温度改变形态,血红色,真菌,结节状肺炎,溶骨性骨质流失……这些特征汇聚起来,林鹤知在心中已经有了猜测。他准备好图片,又发了一封邮件:赵老师,这个是马尔尼菲蓝状菌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