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夜半鹤知 第25节(5 / 7)
林鹤知对事情始末有了比较完整的认知,几条思路在脑内清晰地铺开,形成一张树状图。首先,第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孙远丰到底死了没有?
林鹤知找到当时给孙远丰开死亡证明的民警,虽然他一口咬定孙远丰肯定是死了,但一问起孙远丰的自缢细节,对方就含糊其辞起来。原来,警方并没有看过孙远丰“自缢”的第一现场。
事情要从11月1日晚10点说起,孙家人发现儿子还没有回家,且手机联系不上。孙远丰身体不好,且在村里没有朋友,如果没有和家里打过招呼,他从来不会在外留宿。他父母担心他会不会在哪里晕了过去,便出门寻找。
他们一路打听到半夜,都不知道儿子去了哪里。
在村里找了一圈未果后,孙家父母又去了后山——因为他们知道,儿子平时心情低落时,很喜欢独自去那里——结果,两人就在一颗大樟树下,发现了跪着上吊的儿子。
他口袋里还有五十六块八零钱,以及一台关了机的非智能手机。
按孙父母的话说,儿子身体“还没冷透”,他们以为还能抢救,直接把人给解了下来,抱着一路回村里,所以警察赶到的时候,“第一现场”是什么样的,全靠孙家父母的描述。
派出所接到报警的时候,是11月2日凌晨0点27分,根据民警回忆,当时死者面部紫红肿胀,口鼻大量粘液流出,窒息特征明显,且脖子上有明显的缢沟,符合孙家父母的描述。
事后,孙家父母带警方去看了后山孙远丰自缢的大树,现场亦无打斗的痕迹,也没有发现其它遗物。孙家父母当时情急救人,吊绳还挂在树上,正是孙父最近新买的彩色晾衣麻绳。
因此,警方认为这事儿没什么疑点,直接开了自杀的死亡证明。
在林鹤知眼里,这“死亡证明”简直是漏洞百出。他冷笑一声,语气七分怒气三分嘲讽:“你确定你看到的是缢沟?这个沟具体在什么位置,在甲状软骨上面还是下面?”
林鹤知咄咄逼人地问道:“颜色与皮损如何?是否符合死者自缢的体位?身上是否有其它伤痕?他父母说他‘还没冷透’,当时环境温度多少?尸体肛温又是多少?”
民警张开嘴,却一个问题都答不上。他做了多年基层辅警,转正不久,这辈子也没受过什么法医学教育,这会儿被林鹤知逼问得又急又气:“这人没心跳了,也没呼吸了。这么大一个人,活的死的我还能分不清吗!”
可要说仔细检查呢,的确也没有。
首先,警方知道孙家这几年,给儿子看病也不容易,但砸锅卖铁地也没有放弃。他们对孙远丰父母的话半个字都没有怀疑。而且,看孙远丰那个模样,假如没自杀,估计很快也要“病死了”,因为孙远丰的那个“怪病”,身上经常出现溃烂与皮下出血,民警看了也是心里发怵。
↑返回顶部↑
林鹤知找到当时给孙远丰开死亡证明的民警,虽然他一口咬定孙远丰肯定是死了,但一问起孙远丰的自缢细节,对方就含糊其辞起来。原来,警方并没有看过孙远丰“自缢”的第一现场。
事情要从11月1日晚10点说起,孙家人发现儿子还没有回家,且手机联系不上。孙远丰身体不好,且在村里没有朋友,如果没有和家里打过招呼,他从来不会在外留宿。他父母担心他会不会在哪里晕了过去,便出门寻找。
他们一路打听到半夜,都不知道儿子去了哪里。
在村里找了一圈未果后,孙家父母又去了后山——因为他们知道,儿子平时心情低落时,很喜欢独自去那里——结果,两人就在一颗大樟树下,发现了跪着上吊的儿子。
他口袋里还有五十六块八零钱,以及一台关了机的非智能手机。
按孙父母的话说,儿子身体“还没冷透”,他们以为还能抢救,直接把人给解了下来,抱着一路回村里,所以警察赶到的时候,“第一现场”是什么样的,全靠孙家父母的描述。
派出所接到报警的时候,是11月2日凌晨0点27分,根据民警回忆,当时死者面部紫红肿胀,口鼻大量粘液流出,窒息特征明显,且脖子上有明显的缢沟,符合孙家父母的描述。
事后,孙家父母带警方去看了后山孙远丰自缢的大树,现场亦无打斗的痕迹,也没有发现其它遗物。孙家父母当时情急救人,吊绳还挂在树上,正是孙父最近新买的彩色晾衣麻绳。
因此,警方认为这事儿没什么疑点,直接开了自杀的死亡证明。
在林鹤知眼里,这“死亡证明”简直是漏洞百出。他冷笑一声,语气七分怒气三分嘲讽:“你确定你看到的是缢沟?这个沟具体在什么位置,在甲状软骨上面还是下面?”
林鹤知咄咄逼人地问道:“颜色与皮损如何?是否符合死者自缢的体位?身上是否有其它伤痕?他父母说他‘还没冷透’,当时环境温度多少?尸体肛温又是多少?”
民警张开嘴,却一个问题都答不上。他做了多年基层辅警,转正不久,这辈子也没受过什么法医学教育,这会儿被林鹤知逼问得又急又气:“这人没心跳了,也没呼吸了。这么大一个人,活的死的我还能分不清吗!”
可要说仔细检查呢,的确也没有。
首先,警方知道孙家这几年,给儿子看病也不容易,但砸锅卖铁地也没有放弃。他们对孙远丰父母的话半个字都没有怀疑。而且,看孙远丰那个模样,假如没自杀,估计很快也要“病死了”,因为孙远丰的那个“怪病”,身上经常出现溃烂与皮下出血,民警看了也是心里发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