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君子死,冠不免,讲的是子路的故事。

  子路初仕鲁,后事卫。死在卫国,享年六十三岁。

  孔子任鲁国司寇时,他任季孙氏的宰相,后任卫国大夫孔俚的宰。

  卫国政变,子路在外闻讯后,即进城去见蒯聩,蒯聩命石乞挥戈击落子路冠缨。子路道:“君子死,冠不免。”

  君子即使临死,也要衣冠整齐,在系帽缨的过程中被人砍成肉酱。

  孔子闻卫国政变,预感到子路有生命危险。果然!子路被害。

  孔于曾评价子路:“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由,即仲由,子路。这句话的意思:子路登堂而未入室。

  据后人说:有一次子路去做邵这个地方的首长,当时鲁国的政权掌握在季家的手里,季家限百姓在五个月以内开通一条河道。

  要知道!古代生产力低下,季家这个命令,对老百姓来说是很沉重的,很难完成。

  子路的行政区内正管这件事,为了鼓励大家做工,公家的经费又不够,他就自己掏腰包,把自己的薪水贴上,从家里弄来粮食,供给大家吃,好让大家有力气做工。

  孔子听到了这个消息,马上派子贡去,把子路做好工人吃的饭倒掉,把锅砸破。

  子路是个急脾气,跑去跟老师吵架。他对孔子说:你天天教我们做好人好事,教我们行仁义,现在我这样做,你又嫉妒了,又反对我了,还让子贡来捣乱。

  孔子说:子路!你不要糊涂,当了皇帝的人,认为天下都是自己的,便忘了自己而爱天下;当了诸侯,就爱自己国家以内的人民;当了大夫就只管自己职务以内的事。一般普通人,爱自己的家人。超过了范围的仁义,虽然是仁义之举,但是过线了。所以!你错了。

  以上摘自,原文如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