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方基石一直尾随在身后,见孔子冷静自如,他也不由地佩服!心想:这个书呆子,他用这种方法也能被动地化解矛盾。

  你不是说道家被动无为么?你这种做法,不也一样?显得很被动?

  他孔丘!一定能给自己的被动找到理由,而道家的被动就是被动!

  看书就搜“书旗吧”,!

  第813章 季桓子的态度

  孔子一行离开卫国匡地,进入宋国境内,往东南行进,速度很慢。dt不时!从鲁国传来确切消息,季桓子是不欢迎孔子回去的。

  此时的鲁国,鲁定公卒,新君虽然定下来了,但还没有正式宣誓即位。所以!鲁国的局势并不稳定。在这个时候,季桓子自然是不希望孔子回去的。要知道!孔子回去后,这位道德大师、礼学大家只会指责这指责那,起到乱世的作用。

  既然这么一个多嘴的道德专家不在鲁国,又为何让他回来呢?是不是?

  孔子听到传闻,很是难过。

  要知道!经过这几年的流浪生活,他已经改变很多了。那个道德大师,已经不再多嘴了。他只想回去尽一个臣子的礼数,拜祭一下先主鲁定公。没有别的意思,更没有再回鲁国政坛的想法。

  当官!已经不再是他的追求。传道!才是他的新人生。

  经过这几年的流浪生活,他已经明白当年老子所说的话,以及老子的所为。晚年的老子,也放弃了官场,隐匿在民间,积极传道,不遗余力。

  现在的他!也想象老子那样,在大周天下去传道,传播自己的学说思想。从政,只能说是在管理社会,并不能长久地改变社会意识形态。

  要想改变社会意识形态,改变人类的命运,必须去传道,改变世人的思想观念。

  正如老子所说的那样:一个人的人生观不改变,没有一个正确地人生观,这个世界是不会改变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