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这话说得就不对了!”陆准不乐意的说道,“我不是说了嘛,要修缮、扩建。当年太祖皇爷设武科,建武学,言明要以策论为首要,而其次言武艺高低,不就是想要在我大明培养出文武全才来吗?我是觉得,像寒烟姑娘的弟弟那样,想要由文入武的,那是天下罕见,但想要由武入文的人却很多!如果京卫武学能够挂着武学的牌子,延请大儒授课,文武双修,自然就能吸引到很多武官子弟。那样的话,文不成的,自然还可以直接就武,也算是多给他们留出了一条路。这也是你让我修缮卫学、给军户讲什么仁义礼智信的,才让我偶然想起的。怎么样?如果可以的话,就拜托你帮我上书喽!”

  “好好好,你能够重视这些,我就已经是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之感了。”冯谦虽然一边答应了下来,但一边依旧是没有忘记寒烟的事情,“不过,我可警告你。你如果是为了引出后面的话,才跟我提寒烟姑娘,那她的事情就此打住,不要再提。她弟弟跟她,完全是两个人,你爱才,我能理解,但你就算不娶她,也一样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她弟弟弄进武学去读书,日后考武举。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如果你是认真的,那我就要劝你赶紧打消这个念头了。惊世骇俗,万万不能!你要是真把她娶回家里,八成前脚人进门,后脚你就让御史参倒了,日后可什么都别想干了。”

  “我知道,我知道。”陆准点头道,“话都让你说了,我还能说什么?我是认真的,但我还知道轻重。娶妻不合适,但这个妾室,我纳定了。”

  ------------

  第294章 官帽子

  京卫武学,自惠宗建文四年始建,但紧接着,就由于惠宗皇帝在靖难之役中的失败,权力的易手,而被迫停了下来,直到永乐中期彻底废止。

  直到正统年间,此事才再一次被提起,朝廷在两京设立了京卫武学。直到成化九年,朝廷已经颁布了旨意,要求武官子弟,年满十岁即入武学修习课业。

  与宋代武学以武举为目标不大相同的是,明代的武举实际上是个挺鸡肋的东西,一直得不到重视不说,实际上的作用也很小。武学中十中有九成九都是世职武官的后人,生下来就带着职位,因此凡是武学中成绩还说得过去的,朝廷都会给予其应得的官职。而表现优异的,还会受到一定的嘉奖,不次擢升。

  但也正因为如此,武学才愈发的不被人重视。其间的武官子弟没有几个专心于课业或是操练的,都是混个日子罢了。等熬到了年头,打通了关系,官帽子自然就扣在脑袋上了,急得什么?

  前面已经数次提到过了,武官的待遇,自然有朝廷统治的需要,但更多的还是武官自己的不争气。所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大明武官的处境大概也就是这样了。

  身在这个群体之内,陆准知道,想要提高武官的地位,靠自己是做不到的,非得有一群和他一样思想的人培养出来,才能够在朝堂上占据地位。

  以前他的格局太小,只在孝陵卫一个卫所之内,而现在,他已经是新晋的勋贵,朝廷御封的固城伯了,格局眼界自然要比曾经大就是了。

  一封言辞恳切的题本送至京城,却让陆准始料未及的掀起了轩然大波。当然,这轩然大波也是仅在京城那个大明的权力中心而言,其余的地方,反应还是蛮迟钝的。等到朝廷的旨意下来,人家已经不知道是多少个回合打过去,才得到了这样的结果。

  接了旨意,礼送走了天使,陆准坐在内书房里,脸上愁眉不展。

  冯谦看他这副样子,不禁笑道:“怎么?遂了你的意还不好吗?你要权,陛下和首辅大人就给你权,权且看你怎么折腾了。正是大展宏图的时候,你这心里头又是闹得什么别扭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