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由仪门往里就是轿厅,虽然国朝规制,公侯驸马伯等一众爵爷们都是不准乘轿子的,违者就容易被御史参劾,但一个轿厅照例还是必须要有的。出入府邸的客人在这里停放轿子,宾客家的轿夫也可以在此喝茶休息。

  过了轿厅是正厅,五间九架,是整个府邸最为重要的一个厅,唯有极其郑重的时候,或是宴请尊贵的客人才会使用到。而正厅之后,由屏门相隔还有一个过厅,也叫退厅,实际上与正厅连为一体,也可以算是正厅的一部分。

  过了退厅就是内宅门了,后面有前堂、中堂、后堂。其中前堂是内宅最重要的堂屋,用于举行家宴或是仪式典礼。堂屋西里间是签押房,东里间是陆准的内书房,院中东西两侧则分别是库房和账房。

  后堂是陆准的卧房、起居室等等,至于中堂的五间房包括院落,则整个都留给了搬出陆宅就无家可归的冯谦。

  至于偏厅、家庙、花园、仆役居住的院子等等,规制之内是应有尽有。虽然是敕建,但整间宅第还是严格按照一品的规制建起来的,伯爵是超品的官衔,位在一品之上,绝对没有逾越的嫌疑。

  如果非说有什么不合规矩的地方的话,那大概就是陆准将自己的亲兵带了十个过来。这些人原本都是孝陵卫的在籍军户,但其实早在他们入陆宅当亲兵的时候,就已经是不合规制的了。

  这年头,合不合规制其实只要不过分,都只是那么回事儿罢了。没人会傻到因为十个军户就来找这位新晋崛起,炙手可热的伯爷麻烦。更何况,找了麻烦也没有用,谁能证明他们在册啊?逃籍的这么多,不是也没找回来几个吗?平白的得罪了人还一点儿好处都捞不到,这纯属是赔本的买卖,谁干谁脑子进水!

  虽然说,在徐小公爷的帮助之下,陆准的宅邸里也买进了一些下人。但说实在的,他是真信不着那些不知根不知底的家伙,到底还是亲信的人好用。

  但矛盾的是,他亲信的人实在是太少,带到府中的除了冯谦、孙桥两个,就只剩下了十个亲兵了。这个时候,原本的亲兵如果光做亲兵就不成了。

  原本主管陆准亲兵的邵开河从亲兵头儿变成了下人头儿,管着全府的下人。这样一来,他在陆准面前晃悠的时间就大大的减少了,而或许是身份变换不太适应的缘故,陆准已经不止一次的听到有人偷偷的在背后议论他,说他性子实在是太急躁也太狠了些。

  说他急躁,是因为任何事情,哪怕出针尖大点儿的错误都不行,被他发现了那是肯定不容的,那一双眼睛里头根本就揉不得沙子。说他太狠,则是因为他习惯了军法,便用军法治理那些下人,骂的时候不多,却几乎每天都有不少人挨打。甚至有个实在扛不住,偷偷地往府外头跑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