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2 / 2)
但现在呢?这个时候下旨封赏,难道不是在自己打自己的脸吗?前一秒还痛恨人家,把人家当成罪魁祸首,转眼就又承认人家有功?这怎么能行?
正因为这样的犹豫,让他在满朝都很快乐的时候,偏偏是始终愁眉不展。
而在他免见朝臣,闭起门来和内宫的宦官们商量了一番之后,最后得出的结果却让朝臣们大跌眼镜。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他最终还是决定不能给陆准‘平反’,但为了安抚朝臣,也是为了堵住天下的悠悠之口,更是为了他的恩师可以回来,他非但是没有将这次的功劳抹去,反而还以此为借口,召回致仕的高拱,并以南都不平稳为理由,要求太子也一同返回京城。
如果结果是这样的话……
虽然这样的结果对于朝臣们来说是意想不到的,但说到底,陆准还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指挥同知,还真当谁在意他的死活吗?既然让高拱起复的目的已经达到,裕王府派系在南都的人也无一例外的都捞到了甜头。而且,这是陛下自己的意思,将来就算太子登基后怪罪,也只能怪他自己的亲爹处事不公,赖不到大家什么。
于是,这份对陆准极其不公平的圣旨还是得到了内阁的认可,得以宣谕。
可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圣旨启程送往南都的当天晚上,天干物燥之下,一场突如其来的怪火竟然毫无预兆的在宫中熊熊而起。
火势甫一发现就已经是冲天之势,虽然在很多人的努力下,火势最后还是渐渐熄灭了,但外朝木质结构的三大殿却当场烧的面目全非。
大火不仅惊了朝臣们,也惊动了京中的百姓。谣言一时间蜂起,令最为震惊的隆庆皇帝顿时变得手足无措起来。
“快!快把圣旨追回来!”隆庆皇帝给身边的内侍下令,看那慌急的神色,浑然不像是一国之君的样子。
木制结构本就容易失火,天火之说更是纯属妄言。但事情就摆在眼前,这火早不烧,晚不烧,偏偏在隆庆皇帝圣旨出京的当天夜里烧了起来。似乎一切都只能归结为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了,身为天子,隆庆皇帝不能、也不敢逆天而行。
※※※
十五日后,南都。
兵灾之后的南都城并未有想象之中的动荡不安,市井间反而是一片宁静祥和中夹杂着淡淡的喜气的感觉。而之所以如此,大概是因为南都的勋贵、官员们心情普遍都不错的缘故。
这其中,当然也有心情不好的,比如孝陵卫,尤其是左千户所和陆准宅中的亲兵,心情都极为不好。这其中心情最不好的大概还要数冯谦,作为谋士,他认为自己根本没有尽到该尽的责任,以至于让陆准沦为了阶下囚。而他呢?除了等待朝廷公正的判决之外,什么都不能干,什么都干不了,这不是无能是什么?这就是无能!最大的无能! ↑返回顶部↑
正因为这样的犹豫,让他在满朝都很快乐的时候,偏偏是始终愁眉不展。
而在他免见朝臣,闭起门来和内宫的宦官们商量了一番之后,最后得出的结果却让朝臣们大跌眼镜。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他最终还是决定不能给陆准‘平反’,但为了安抚朝臣,也是为了堵住天下的悠悠之口,更是为了他的恩师可以回来,他非但是没有将这次的功劳抹去,反而还以此为借口,召回致仕的高拱,并以南都不平稳为理由,要求太子也一同返回京城。
如果结果是这样的话……
虽然这样的结果对于朝臣们来说是意想不到的,但说到底,陆准还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指挥同知,还真当谁在意他的死活吗?既然让高拱起复的目的已经达到,裕王府派系在南都的人也无一例外的都捞到了甜头。而且,这是陛下自己的意思,将来就算太子登基后怪罪,也只能怪他自己的亲爹处事不公,赖不到大家什么。
于是,这份对陆准极其不公平的圣旨还是得到了内阁的认可,得以宣谕。
可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圣旨启程送往南都的当天晚上,天干物燥之下,一场突如其来的怪火竟然毫无预兆的在宫中熊熊而起。
火势甫一发现就已经是冲天之势,虽然在很多人的努力下,火势最后还是渐渐熄灭了,但外朝木质结构的三大殿却当场烧的面目全非。
大火不仅惊了朝臣们,也惊动了京中的百姓。谣言一时间蜂起,令最为震惊的隆庆皇帝顿时变得手足无措起来。
“快!快把圣旨追回来!”隆庆皇帝给身边的内侍下令,看那慌急的神色,浑然不像是一国之君的样子。
木制结构本就容易失火,天火之说更是纯属妄言。但事情就摆在眼前,这火早不烧,晚不烧,偏偏在隆庆皇帝圣旨出京的当天夜里烧了起来。似乎一切都只能归结为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了,身为天子,隆庆皇帝不能、也不敢逆天而行。
※※※
十五日后,南都。
兵灾之后的南都城并未有想象之中的动荡不安,市井间反而是一片宁静祥和中夹杂着淡淡的喜气的感觉。而之所以如此,大概是因为南都的勋贵、官员们心情普遍都不错的缘故。
这其中,当然也有心情不好的,比如孝陵卫,尤其是左千户所和陆准宅中的亲兵,心情都极为不好。这其中心情最不好的大概还要数冯谦,作为谋士,他认为自己根本没有尽到该尽的责任,以至于让陆准沦为了阶下囚。而他呢?除了等待朝廷公正的判决之外,什么都不能干,什么都干不了,这不是无能是什么?这就是无能!最大的无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