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2 / 2)
虽然陆准说让他们补入军籍,但实际上,操作起来比较麻烦。尤其是人数多了,就更加麻烦。对于这种情况,虽然冯谦为此劝谏过很多次,要陆准妥善行事,哪怕就是麻烦一些,也要弄得妥妥当当。陆准也都答应了,但其实在他的心中是不太在意的。
因为便览举朝上下,将领养私兵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而甚至是一种风尚!就好像是萧府曾经的那些家丁一样,他们有的曾经是孝陵卫的军户,有的是从北方战场逃跑的逃兵,也有因为各种原因而流亡至此的流民。他们不再听命于朝廷,而是单单听命于萧家。萧赞被朝廷免职之后,他们也就跟着一块儿失去了生活的保障,无处收留。
当然,出于对萧崇德的一些愧疚之心,陆准出钱替萧赞养起了这些人。但由于雇主的变化,这些人的心态也必然会发生变化。
就这样,萧府曾经的家丁、近日收拢的流民,包括陆准原本的亲兵在内,他们名为孝陵卫的兵,其实早就成了陆府的私兵。
这种事情其实如果不是硬抓着不放的话,其实并没有什么。因为私兵制度是明代中后期一个很显著的特点,这些私兵由于跟将领关系亲密而得到良好的待遇,在战场上愿意卖力,与将领同生共死,这是大明国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戚家军,明面上当然不叫戚家军,但暗地里大家都说那是戚家军,‘戚家’二字,难道还看不出私兵的气息多么浓重吗?而就在紧随隆庆之后的万历朝,皇帝甚至曾经想要出钱给这些将领的私兵发饷,用以收买他们。 ↑返回顶部↑
因为便览举朝上下,将领养私兵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而甚至是一种风尚!就好像是萧府曾经的那些家丁一样,他们有的曾经是孝陵卫的军户,有的是从北方战场逃跑的逃兵,也有因为各种原因而流亡至此的流民。他们不再听命于朝廷,而是单单听命于萧家。萧赞被朝廷免职之后,他们也就跟着一块儿失去了生活的保障,无处收留。
当然,出于对萧崇德的一些愧疚之心,陆准出钱替萧赞养起了这些人。但由于雇主的变化,这些人的心态也必然会发生变化。
就这样,萧府曾经的家丁、近日收拢的流民,包括陆准原本的亲兵在内,他们名为孝陵卫的兵,其实早就成了陆府的私兵。
这种事情其实如果不是硬抓着不放的话,其实并没有什么。因为私兵制度是明代中后期一个很显著的特点,这些私兵由于跟将领关系亲密而得到良好的待遇,在战场上愿意卖力,与将领同生共死,这是大明国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戚家军,明面上当然不叫戚家军,但暗地里大家都说那是戚家军,‘戚家’二字,难道还看不出私兵的气息多么浓重吗?而就在紧随隆庆之后的万历朝,皇帝甚至曾经想要出钱给这些将领的私兵发饷,用以收买他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