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太子殿下呢?”冯谦追问道。

  “太子殿下?”陆准笑了一声道,“其实也不是全然没有办法接近,起码我就打听到,太子殿下不知道从哪儿听说了界面上有一本话本,名叫……额……这个……对,名叫‘禹鼎志’的,我没看过,对这个也没太大兴趣,所以也不太清楚讲的是什么东西。但是听说太子殿下很想要一本,可惜的是,那些大人们可是断然不会把这种闲书给他弄来看的。所以我就想……”

  “你该不会是想弄来给他看吧?”冯谦顿时警惕起来,“高老先生那里一门心思要捧出圣君来,你不多多的表现得像儒门弟子一点也就算了,弄这种闲书给太子殿下看,万一要是被人发现了,说你蛊惑太子殿下,那不就……”

  “放心,放心!”陆准眯眯眼睛笑道,“这一节我当然想到了,不过没关系,反正我也不在意什么骂名的。而且,就算是被发现了又怎么样?我自有办法让高老先生恨不上我!你可别忘了,我不是什么有文化的读书人,很多书,他到底讲的是什么,有用的,没用的,我压根儿也不清楚啊!殿下是半君之尊,要我去帮他弄来,我还能说不嘛?”

  “你这倒是……”冯谦摇摇头,措辞了半天,才忍不住骂道,“真够无赖的!”

  ------------

  第275章 邀宠

  禹鼎志,失传多年,如果是放在当代的话,这个名字是很少有人知道了,想看大概也只有穿越到明朝去才或许才有机会看一看。但这本书的作者,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就算是连吴承恩这个名字都未曾听说过的,也总该知道被正拍、反拍、各种拍了无数遍的他的另一本巨著‘西游记’了吧?

  禹鼎志和西游记的体裁差不多,也是志怪。只不过禹鼎志并非是长篇,而是一个短篇的合集。

  正如吴承恩在这本书的自序之中写到的,他小的时候也和其他的孩子们差不多,喜欢听一些‘野言稗史’,也就是我们当代的童话故事。但可想而知的是,现如今课堂上看个漫画书估计会被老师没收、训斥,而在古代,估计没收了书、挨了骂之后,还躲不过一顿打。可就是这样,吴承恩依旧喜欢这些东西,尤其是喜欢看牛奇章、段柯古等人所写的传记。

  年幼时的志怪梦想、作家梦想,在当时被看做是绝对不务正业的事情。和其他的文人一样,穷其大半生,吴承恩都在致力于去实现父亲加在他身上的梦想,上承皇恩,下泽黎民,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忠臣。只不过很可惜的是,他时运实在是不好,年届半百才终于补上了贡生,辗转各地做了些知县、县丞之类的小官儿。而仅仅几年之后,就因受人诬告,一怒挂冠。

  晚年的生活即便贫穷,但却可以算是吴承恩这一辈子真正为自己的理想而活的一段日子。家境贫寒,但思想却并不贫寒,传世著作就是在这个时期终于得以完成。

  像这种落魄而亡的文人,往往都是死后的名气。就像现如今,他的书在街面上渐渐而起了名气,就连养在深宫的太子也从内侍的口中得知了《禹鼎志》这本闲书,并且起了兴趣。

  对于教授太子的一众天子门生、当朝儒士而言,《禹鼎志》当然是不伦不类的闲书,对于安邦治国完全没有效勇,反而会消磨太子本就不多的读书热情。这种书,距离太子是越远越好。

  不过,对于以张鲸为首的那服侍太子的一众宦官而言,太子殿下有没有学问他们可管不着,太子殿下的心情才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既然是有人不留神间跟太子提了这么一本书,太子也起了兴趣,那就非想办法搞到不可。不管怎么说,都总不能让太子殿下失望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