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对于马孚来说,仅仅是陆准许诺了他好处,他想着踏踏实实的办事情,多拿点儿银子罢了。至于什么太子殿下驻跸,对于他来说,那都不叫大事情,反正跟他关系也不大。

  而对于孙桥来说,自从知道太子驻跸这件事情以后,他的心里就始终没有平静过。

  以前他和陆准对答的时候,曾经不小心提到过‘万历野获编’,而这本书成书的年代,正是这位即将到来的太子荣登大宝之后的事情。

  在历史上,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于嘉靖四十一年八月出生在北都的裕王府,那时候嘉靖皇帝已经濒临统治末期了,年纪愈发的大,人就愈发的怕死起来,而与之相适的,自然是愈发的崇拜迷信他信奉了一辈子的道教。曾下圣旨:讳言储贰,有涉一字者死。因此,朱翊钧从诞生那天开始,就不敢让嘉靖皇帝知道,更没有人敢给他起名字,上玉牒。

  以至于直到朱翊钧五岁那年朝臣上书请求隆庆皇帝立太子的时候,隆庆皇帝才给这个孩子起了个名字。

  明代的这些皇族的名字,从太祖皇帝的时候就订下了规矩。朱元璋一共二十多个儿子,他秉承着事必躬亲的态度,每个儿子赐了二十个字,作为字辈,也就是后代子孙名字中间的那个字。至于第二个字,则按照火土金水木的顺序分别取偏旁。

  燕王这一系如今是帝系,排到朱翊钧这里是翊字辈,第二个字必须是金字旁。而钧字本身有“圣王制驭天下,犹如制器之转钧也”的意思,可谓是个好名字。

  而且明代皇族的名字由于规定太过死板,为了不让好几个人用一个名字,就导致生僻字一直很多,读起来往往都不太顺口,朱翊钧这个名字,还算是读起来比较舒服的一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