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2 / 2)
“账目真伪你自然要管!”陆准先是肯定了半句,紧接着却又对他的后半句给予了否定,“官吏贪墨这个,你就不必多管了,我心里有数。有些人的贪墨是我默许的,有些人的贪墨并不算大,大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闹得不算厉害,就依着他们去吧。毕竟圣人也说过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嘛!”
陆准说出这句话,本没有指望孙桥说些什么。但没想到的是,他的这番理论却引起了孙桥的不同意见,“三爷,依小人之见,贪腐不可不察,更不可不管。否则,三爷就算抱着聚宝盆,可这聚宝盆是漏的,到底还是聚不到宝,不是吗?”
陆准没想到他会接话,先是一愣,随即笑道:“你觉得贪墨不可不察,更不可不管。但有些事情,我还想问问你。自从隋朝开科举之始,经唐而成制,历宋元而弥入人心。一直到了我大明朝,太祖立规,经成祖而定制,非科举不能入仕,非翰林不得入阁。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是天下读书人的梦想。但这些人之所以想要登科入仕,为的是什么?”
孙桥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因为自古以来,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实在是太多了,“依小人之见,想要登科入仕,其一,无非是为了光宗耀祖,跳出农门而入朱门,位居士农工商之首列。其二,则有些人是为了‘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正所谓不为天子为黎民。其三嘛,则……当然,也有一些人是为了钱,但一开始就为了钱的人毕竟还是少数的。所以小人以为……”
“你觉得,只要控制得当,查察有力,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为了白花花的银子而废弃了当初做官的理想?”陆准说着话,嘴角却挂着胜券在握的笑容,根本没有为孙桥的话说动分毫,“孙桥啊,我刚刚跟你说的,是科举入仕的人,但我孝陵卫这样的人极少,真是太少了。更多的是什么样的人呢?像我陆准这个模样的,从老祖宗那一辈开始,就注定了这辈子该做什么。能够通过科举一途跳出这个范围的人很少,绝大多数的人该是个兵一辈子都是兵,祖上是小旗,一辈子都是小旗。你跟他们谈理想?谈黎民?他们就是黎民,他们没有理想。所以说,他们就想要钱。而且他们要的也不多,朝廷困顿,发不出足额的粮饷来,连三分之一都发不到。我贴补又能贴补多少呢?所以啊,只要他们对我还有畏惧之心,只要他们还没有贪得无厌到那个程度。不过分,不贪墨军饷,其他的地方,那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算了吧。”
孙桥被陆准说的噎住了。
对啊,陆准说的没有错。
这些军户原本也只是百姓的一种户籍,只不过他们世代都是军籍,除非入仕科考,否则等闲是逃脱不了这个身份的。
他们也不想做,但是没办法,谁让他们生来就是生在军户的家庭里呢?不能逃脱命运,哪里来的理想?如果非说他们有理想的话,那也是陆准强加给他们的理想。 ↑返回顶部↑
陆准说出这句话,本没有指望孙桥说些什么。但没想到的是,他的这番理论却引起了孙桥的不同意见,“三爷,依小人之见,贪腐不可不察,更不可不管。否则,三爷就算抱着聚宝盆,可这聚宝盆是漏的,到底还是聚不到宝,不是吗?”
陆准没想到他会接话,先是一愣,随即笑道:“你觉得贪墨不可不察,更不可不管。但有些事情,我还想问问你。自从隋朝开科举之始,经唐而成制,历宋元而弥入人心。一直到了我大明朝,太祖立规,经成祖而定制,非科举不能入仕,非翰林不得入阁。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是天下读书人的梦想。但这些人之所以想要登科入仕,为的是什么?”
孙桥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因为自古以来,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实在是太多了,“依小人之见,想要登科入仕,其一,无非是为了光宗耀祖,跳出农门而入朱门,位居士农工商之首列。其二,则有些人是为了‘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正所谓不为天子为黎民。其三嘛,则……当然,也有一些人是为了钱,但一开始就为了钱的人毕竟还是少数的。所以小人以为……”
“你觉得,只要控制得当,查察有力,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为了白花花的银子而废弃了当初做官的理想?”陆准说着话,嘴角却挂着胜券在握的笑容,根本没有为孙桥的话说动分毫,“孙桥啊,我刚刚跟你说的,是科举入仕的人,但我孝陵卫这样的人极少,真是太少了。更多的是什么样的人呢?像我陆准这个模样的,从老祖宗那一辈开始,就注定了这辈子该做什么。能够通过科举一途跳出这个范围的人很少,绝大多数的人该是个兵一辈子都是兵,祖上是小旗,一辈子都是小旗。你跟他们谈理想?谈黎民?他们就是黎民,他们没有理想。所以说,他们就想要钱。而且他们要的也不多,朝廷困顿,发不出足额的粮饷来,连三分之一都发不到。我贴补又能贴补多少呢?所以啊,只要他们对我还有畏惧之心,只要他们还没有贪得无厌到那个程度。不过分,不贪墨军饷,其他的地方,那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算了吧。”
孙桥被陆准说的噎住了。
对啊,陆准说的没有错。
这些军户原本也只是百姓的一种户籍,只不过他们世代都是军籍,除非入仕科考,否则等闲是逃脱不了这个身份的。
他们也不想做,但是没办法,谁让他们生来就是生在军户的家庭里呢?不能逃脱命运,哪里来的理想?如果非说他们有理想的话,那也是陆准强加给他们的理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