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了仇怨 袁绍自刎 平二夷 刘备班师(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请刘大将军不吝示下。」明临答夫和倭建命立刻肃容的抱拳唱诺说。

  「高句丽、扶桑乃新兴岛国,辖内刚开发的物资原就有限得紧,二公何苦为了不切实际的政治野心而轻啟战端?」仿效某位抗日领袖以德报怨的豁达,刘备又语重心长的奉劝道:「国以民为本,你我既执掌朝政大权,即应为百姓努力谋求福祉,肆兴干戈非但难以长久富强,也易陷于动盪困境中;两位皆是栋樑之材,相信甭须刘某赘述。」

  顿了顿,他接着说:「在贵属治下单薄的人口未达到1定生活水准前,扩张军备无异于本末倒置;何况我汉室的疆域何其辽阔广大,若叫刘某知悉高句丽、扶桑再有妄动之举,你们便没这次的运气了。」

  「多谢大将军指点,我等必铭记五内。」二人异口同声的恭答道。

  明瞭此番训诫仅得暂止两敌的向外发展计划,尤其是小碓尊那些生就隐俱侵略性格的孙族辈绝不可能世代奉行,但不愿趁机灭国的刘备亦只有聊尽劝阻本份了;当然,他也知道对方在目睹砲弹、绳枪的威力之馀一定会暗中研究製造秘诀,可是汉军既先掌握了关键技术,自不怕他们用这东西作怪,到时反而还即具备名正言顺的出兵藉口。

  待孙策、郝昭将那高句丽的万馀降兵押至,这场对决双夷之战便于亦留下枪砲的停泊敌舰分批载离后,大获全胜的宣告落幕------。

  鲁肃此刻也已领着他那班水师悍将来见旧主,刘备一瞧久别的周泰、蒋钦、廖化、周仓、太史慈、徐盛、文聘都在里面亦甚欢喜,略加引介了马超、孙策、孔明、周瑜、郝昭,就问早晋升为「海军总司令」的鲁肃说:「各位辛苦了;不过子敬尽率麾下来此,咱东南的沿海无虞否?」

  「啟稟丞相,某临行前曾託肩负指挥江东水师的程德谋代为照看一二;扬州这几年来均按月英小姐改良之图谱,赶製了许多配备砲台的新型舰队,警戒附近海面的安全相信绰绰有馀---」鲁肃连忙把护卫领海之兵力做个简报后,又稍瞥着败敌那缴卸于岸边的武器道:「幸亏她有洞烛机先的卓远见识,否则今日这一仗---咱非吃大亏不可。」

  等眺望一眼已远颺的敌人,他即接着问说:「丞相,那些藩夷非我族类,日久必怀异心,何况二蛮皆已从授首的袁绍处窥闻了火械奥妙,势必不会放弃鑽研;难得有此一网打尽的理由,轻纵岂不可惜?」

  「子敬,今天便算将其在此围而歼灭,你觉得咱就能阻挡他们子孙不再萌发掠夺外邦的慾念?我相信你心中一定早有答案了;这次我让高句丽、扶桑残部活着离开,一则是基于人道考量,再者即是为了叫你我后世看清楚那群好战份子的真面目,只要对方有所蠢动,刘某保证必令这两国的执政君主悔恨莫及。」剖析现况的刘备坦承以答。

  正如他所料,待明临答夫和倭建命相继故逝,未曾中断军火实验的二夷多年后果真摸索出了造枪、铸砲技术,并试图对附近国家再度挑燃吞併领地的战争;不过彼时已渐由孔明及周瑜等接班俊彦掌兵符的大汉劲旅一获密探情报立刻分头讨伐,火力强大的陆战师、远征砲舰很快便攻克朝鲜平壤与日本京都城郭,彻底粉碎两国的狼子野心。

  但那是后话了,咱且按下不表------。

  这一役就像适时赴援的鲁肃所说那般,还好甫平息内忧外患的朝廷有小皇帝一再支持刘备革新军械政策,让将士们得已先更换黄硕创製的划时代武器,才能叫也用枪枝、砲火来袭却险些覆没的高句丽、扶桑鎩羽而归;然而儘管如此,对方猛烈攻势仍造成奋勇迎敌的部眾有若干折损,特别是「胶澳港」驻地在海、陆援兵尚未抵达前,首当其衝的近六十艘守御舰队即于鏖战过程遭击毁了一半多,万馀步防军亦因缺乏避弹设备而死伤了逾四千之数,连关二爷的右臂都不慎中枪。

  甘寧亲率的十五万精锐和徐荆水师纵把敌伍痛宰到七零八落,只不过歷经数场激斗下来,那支特种菁英也阵亡或伤残三千多人,五牙船、快砲舰更在刚刚的接触中被轰沉了二十几隻,损失不可谓不小。

  以整体战果而言,不曾料及会和二邦恁早交锋的刘备算是很满意这份成绩单了,殊不论相对比例上已远远超乎自己预定的标准门槛,便以仓促因应那未知突发状况的能力来评比分数,麾下亦与他所期待的表现差距甚微;最重要的是,刘备承受得起这种磨耗,高句丽、扶桑却吃不消如此的打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