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只要各大世家不带头反对,大秦帝国的土地改革虽然进展速度一般,但是却坚定不移的继续下去,各地的反抗也被迅速镇压下去,在大秦帝国的铁血镇压下,那些慌了头的人终于恢复清醒,一部分人放弃心中抵抗的心思,将手中多余的土地交给官府,生与死之间,他们选择生。

  于是乎,在大黎帝国境内各地,经常能够看到兴高采烈的普通老百姓,也能看到满面愁容的“前”地主。

  针对云逸下达的土地改革命令,大秦帝国内也有众多人对其议论纷纷,无论是世家子弟还是寒门子弟,凡是有远见的人都能够看出来云逸的土地改革要是真的施行起来是多么的恐怖,起码大秦帝国境内的所有普通老百姓都会拥戴云逸,对云逸感恩戴德,要是在大街上有人敢说大秦帝国一句不好,甚至会引起众怒。

  不过缺少官员依旧是云逸面临的重要问题,不得已,云逸在新平城也设立招贤馆,凡是忠于云逸的人,凡是有一些能力的人,只要进入招贤馆,基本上都会得到安置,说不得就会成为一地之主政官员。

  招贤馆简直就成了寒门子弟报国的最佳道路,每天招贤馆前都挤满大量寒门子弟,曾经,寒门子弟上进道路都被世家掌控,寒门子弟上进无论,只能蹉跎一生,现在,突然出现的招贤馆却成为他们的机会。

  ------------

  第355章 教育和科举

  太寒门子弟被世家欺压的太久了,如今终于有了一个他们可以“宣泄”的出口。

  大秦帝国不以身份高低选拔人才,而以才能高低选拔人才。

  招贤馆能够吸引到大量寒门子弟到来,这是正常的事情,其实还有更多的寒门子弟无法赶来,最重要的原因就出在“寒门”两个字上,没有钱,寒门子弟如何出远门?曾经多次出现过寒门子弟被饿死在路上的事情,多么的可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