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1 / 3)
云逸的第四个命令,命各地设立募兵点,云氏要进行新一轮募兵。
云逸的第五个命令……
针对突然出现的大唐帝国的军队,云逸心中只有一个想法——打,一定要打败大唐帝国的军队。
大唐军队的出现让云逸非常惊讶,能称之为帝国,大唐帝国的实力非常强劲,即便云氏大军装备着大量火器,云逸也不认为现在的云氏能够抵挡住大唐帝国这么一个强大的国家。
不过事情没有绝对,云氏无法抵挡的是集中一国之力的大唐帝国,若是大唐帝国只动员部分力量,那云氏还是能够抵挡住的,目前大唐军队刚刚出现在衡州没多久,人数仅过十万,不算是太多,要是一下子出现几十万军队,那可就真是一个天大的麻烦,云逸给林哲的命令就不会是与大唐军队交战,而直接是撤军。
林哲麾下的兵马还是太少了,一方面要防备蒙李胡联军,一方面还要与大唐军队作战,仅凭三万五千人马,林哲必须步步为营,小心谨慎用兵。
只是云逸手中全部人马也没有到十万,真可谓是兵到用时方恨少,现在几乎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云逸将石敏才麾下的第二骑兵师调给林哲也只是减轻林哲一点压力。
之前云逸为了不影响治下民生问题,对于扩军这件事都是持谨慎态度,不愿意过度将治下的青壮都招募训练城士卒。
但是因为大唐军队的突然出现,云逸不得不下达新一轮扩军计划,这一次云逸打算再招募两万七千士卒,编成两个步兵师。
云逸的募兵扩军命令下达后三天时间,泽州和云华郡各地官府已经开始在各处设立募兵点,瀛州那边要稍晚一点,贺州和莱州不在募兵的范围内。
见到云氏要募兵,云氏治下的青壮年们纷纷云集响应,特别是那些刚刚成年的男子,在云氏麾下当兵几乎已经成为他们的志向。
这么多年以来,云氏军队几乎每一场战绩都在老百姓之间口耳相传,云氏军队每战必胜,且自身损失很小,而且当兵后,福利待遇优厚,即使在战场上一不小心受伤致残乃至战死,都会有大笔的补偿金,足以保证其妻儿老小继续生活下去。
“种地当工人不如去当兵。”这是云氏治下老人们口中经常对晚辈们说的一句话。
几年的稳定发展,云氏治下的青壮比例已经提升,云逸本可以招募更多的士卒,只是一直自我限制,每次招募士卒的名额有限,导致青壮们争抢这些名额,最后还是择优选取。
云氏再一次募兵扩军,那些上次没有被选取上的青壮,纷纷挤到募兵点报名。
↑返回顶部↑
云逸的第五个命令……
针对突然出现的大唐帝国的军队,云逸心中只有一个想法——打,一定要打败大唐帝国的军队。
大唐军队的出现让云逸非常惊讶,能称之为帝国,大唐帝国的实力非常强劲,即便云氏大军装备着大量火器,云逸也不认为现在的云氏能够抵挡住大唐帝国这么一个强大的国家。
不过事情没有绝对,云氏无法抵挡的是集中一国之力的大唐帝国,若是大唐帝国只动员部分力量,那云氏还是能够抵挡住的,目前大唐军队刚刚出现在衡州没多久,人数仅过十万,不算是太多,要是一下子出现几十万军队,那可就真是一个天大的麻烦,云逸给林哲的命令就不会是与大唐军队交战,而直接是撤军。
林哲麾下的兵马还是太少了,一方面要防备蒙李胡联军,一方面还要与大唐军队作战,仅凭三万五千人马,林哲必须步步为营,小心谨慎用兵。
只是云逸手中全部人马也没有到十万,真可谓是兵到用时方恨少,现在几乎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云逸将石敏才麾下的第二骑兵师调给林哲也只是减轻林哲一点压力。
之前云逸为了不影响治下民生问题,对于扩军这件事都是持谨慎态度,不愿意过度将治下的青壮都招募训练城士卒。
但是因为大唐军队的突然出现,云逸不得不下达新一轮扩军计划,这一次云逸打算再招募两万七千士卒,编成两个步兵师。
云逸的募兵扩军命令下达后三天时间,泽州和云华郡各地官府已经开始在各处设立募兵点,瀛州那边要稍晚一点,贺州和莱州不在募兵的范围内。
见到云氏要募兵,云氏治下的青壮年们纷纷云集响应,特别是那些刚刚成年的男子,在云氏麾下当兵几乎已经成为他们的志向。
这么多年以来,云氏军队几乎每一场战绩都在老百姓之间口耳相传,云氏军队每战必胜,且自身损失很小,而且当兵后,福利待遇优厚,即使在战场上一不小心受伤致残乃至战死,都会有大笔的补偿金,足以保证其妻儿老小继续生活下去。
“种地当工人不如去当兵。”这是云氏治下老人们口中经常对晚辈们说的一句话。
几年的稳定发展,云氏治下的青壮比例已经提升,云逸本可以招募更多的士卒,只是一直自我限制,每次招募士卒的名额有限,导致青壮们争抢这些名额,最后还是择优选取。
云氏再一次募兵扩军,那些上次没有被选取上的青壮,纷纷挤到募兵点报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