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1 / 3)
这可是这个世界上第一次正规的拍卖会,丝毫不可马虎,将拍卖会的事情处理好,一方面此事可以为云氏带来大量收益,另一方面也可以其他势力见识到云氏的势力。
举办拍卖会的场地不能那么随便,最重要的就是场地足够大,云府中可没有时候的地方,最后云逸选择云华郡城中最大的酒楼归林居,反正也是云氏的产业,也没有为云氏带来多少收益,云逸只是和自己三叔云元恺知会一声,就将归林居暂时关门,接着就开始对归林居进行大改造,拍卖会要有一个相对比较正规的场所,在拍卖会未开始前,将归林居改造成这样的场所。
而且云逸的打算不仅是如此,即便拍卖会结束了,也不会将归林居恢复原样,现在归林居的名字已经变成云氏拍卖行,这次云华纸利益拍卖会结束后,云氏拍卖行会继续存在,云氏拍卖行会成为云华郡城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
以后云氏拍卖行会定期举办拍卖会拍卖各种东西,一旬一次小型拍卖会、一月一次中型拍卖会、半年一次大型拍卖会等等,拍卖会上不但会出现各种古董、珠宝,还会出现年份不等的药材乃至是神兵利器。
获取年份不等的药材好说,毕竟这一次云华纸利益拍卖会结束后,云氏就能获得大量药材,拿出一小部分拍卖也是可以的。
而神兵利器就更是简单了,上好的刀剑都是用百锻钢打造出来的,百锻钢难以批量生产,然而云逸手中的钢铁厂已将开始批量生产出比百锻钢更好的钢材,用这样的钢材打造出的武器会比百锻钢打造出来的武器更好,数量也会更多,完全就是批量生产神兵利器。
有药材和神兵利器存在,云氏拍卖行一定会为云华郡吸引更多的人才,云氏的崛起需要更多的人才加入,云氏拍卖会就能做到这一点,更能为云氏带来大量收益,特别是这次举办云华纸利益拍卖会,一定会将云氏拍卖行的名声打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云氏拍卖行。
云氏拍卖行在拍卖会开始前终于改造完成,云逸带着上官玉玲前往云氏拍卖行,看看拍卖行改造的如何。
走进拍卖行内部一看,内部拍卖会场是一个巨大的空间,整齐的摆放桌椅,而最前方就是高出一块的拍卖席,也是全场最为瞩目的地方。
上官玉玲也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景,有些好奇,云逸为上官玉玲讲解着会场的布置。
逛了一圈后,云逸满意的点点头,在云逸和上官玉玲身后跟着徐英也终于放下心,心道:终于让少爷满意了。
云逸和上官玉玲离开云氏拍卖行后并没有立刻返回云府,而是在城内转悠几圈,最后在一条小河前停下脚步。
云逸向后面招招手,后面跟随的侍女立刻拿着画板还有纸墨笔砚上前。
云逸从侍女手中取过他特意让工匠打造的画板,将画板打开支在小河前的草地上,又取过白纸,将白纸固定在画板上。
上官玉玲也没有闲着,侍女手中端着砚台,上官玉玲伸出玉手轻轻研墨。
↑返回顶部↑
举办拍卖会的场地不能那么随便,最重要的就是场地足够大,云府中可没有时候的地方,最后云逸选择云华郡城中最大的酒楼归林居,反正也是云氏的产业,也没有为云氏带来多少收益,云逸只是和自己三叔云元恺知会一声,就将归林居暂时关门,接着就开始对归林居进行大改造,拍卖会要有一个相对比较正规的场所,在拍卖会未开始前,将归林居改造成这样的场所。
而且云逸的打算不仅是如此,即便拍卖会结束了,也不会将归林居恢复原样,现在归林居的名字已经变成云氏拍卖行,这次云华纸利益拍卖会结束后,云氏拍卖行会继续存在,云氏拍卖行会成为云华郡城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
以后云氏拍卖行会定期举办拍卖会拍卖各种东西,一旬一次小型拍卖会、一月一次中型拍卖会、半年一次大型拍卖会等等,拍卖会上不但会出现各种古董、珠宝,还会出现年份不等的药材乃至是神兵利器。
获取年份不等的药材好说,毕竟这一次云华纸利益拍卖会结束后,云氏就能获得大量药材,拿出一小部分拍卖也是可以的。
而神兵利器就更是简单了,上好的刀剑都是用百锻钢打造出来的,百锻钢难以批量生产,然而云逸手中的钢铁厂已将开始批量生产出比百锻钢更好的钢材,用这样的钢材打造出的武器会比百锻钢打造出来的武器更好,数量也会更多,完全就是批量生产神兵利器。
有药材和神兵利器存在,云氏拍卖行一定会为云华郡吸引更多的人才,云氏的崛起需要更多的人才加入,云氏拍卖会就能做到这一点,更能为云氏带来大量收益,特别是这次举办云华纸利益拍卖会,一定会将云氏拍卖行的名声打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云氏拍卖行。
云氏拍卖行在拍卖会开始前终于改造完成,云逸带着上官玉玲前往云氏拍卖行,看看拍卖行改造的如何。
走进拍卖行内部一看,内部拍卖会场是一个巨大的空间,整齐的摆放桌椅,而最前方就是高出一块的拍卖席,也是全场最为瞩目的地方。
上官玉玲也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景,有些好奇,云逸为上官玉玲讲解着会场的布置。
逛了一圈后,云逸满意的点点头,在云逸和上官玉玲身后跟着徐英也终于放下心,心道:终于让少爷满意了。
云逸和上官玉玲离开云氏拍卖行后并没有立刻返回云府,而是在城内转悠几圈,最后在一条小河前停下脚步。
云逸向后面招招手,后面跟随的侍女立刻拿着画板还有纸墨笔砚上前。
云逸从侍女手中取过他特意让工匠打造的画板,将画板打开支在小河前的草地上,又取过白纸,将白纸固定在画板上。
上官玉玲也没有闲着,侍女手中端着砚台,上官玉玲伸出玉手轻轻研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