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2 / 3)
老刘和老王都是多年的老朋友,怎么可能会为了这点事就真的生气。
老刘和老王可不是这样孤零零来往贩盐,两人各自有两个伙计,来往运输白盐的交通工具是马车,一辆马车专门装载白盐,还有一辆是用来装载补给的。
两人召集伙计,驾着马车向临海城的盐市赶去,等到一行六人赶到盐市的时候,盐市已经聚集大量盐商(贩),盐商带来的大量车辆将盐市挤得是水泄不通,看着前面的人群,老刘和老王欲哭无泪,等临到他们的时候,低价白盐恐怕都要全部卖完了。
老刘和老王没有就此转身离去,而是抱着一丝希望继续等待着,期望轮到他们的时候低价白盐没有售完。
临近傍晚,终于轮到老刘和老王了,两人的等待终于有了效果,白盐如果没有售完。
不过新的问题出现了,白盐怎么会没有售完?
在临海城的盐市中,白盐都是限量购买的,一个盐商最多只能购买500斤白盐。
若是在以往的时候有这么都盐商来抢购白盐,盐市中的白盐恐怕早就卖光了,今天却还没有卖光,有人猜测会不会是云氏出现什么状况,急需用到大笔金钱,所以低价抛售白盐,连库存的白盐都放出来销售。
不管如何,老刘和老王每人都购买了500斤白盐,兴奋的和伙计一起将白盐装在马车上拉走了,等到明天后天,两人就会和其他的盐商结队离开临海城,反正能够买到低价盐,两人这趟的收益大增,多赚钱还不好吗。
在盐市后面,临海县县令云浩和一个文人模样的中年人相对而坐,一人手上端着一杯茶,欣赏着盐市中的热闹场面。
和云浩对坐的这人名为云暮,与云浩一样是云氏旁系子弟,云浩是临海县县令,而云暮则是盐市的主管,负责云氏的盐业。
今天发生的这一幕并不是云氏出现状况需要大笔金钱抛售白盐,而是云浩和云暮两人策划出来的。
云逸的《云氏制盐法》被云浩证实有效果,于是云浩开始在临海县大力推广《云氏制盐法》,《云氏制盐法》如此便捷,盐工们纷纷放弃“铁锅煮海”,转而开挖盐田,使用《云氏制盐法》制盐。
如今正是白盐收获的时候,临海县海边的大量盐田每天都会收获数量惊人的白盐。
不过随后云浩和云暮便想到一个问题,临海城的盐市每天售卖的白盐量和盐商购买的白盐量都已经定型,就算是白盐量增多,也无法全部销售出去。
↑返回顶部↑
老刘和老王可不是这样孤零零来往贩盐,两人各自有两个伙计,来往运输白盐的交通工具是马车,一辆马车专门装载白盐,还有一辆是用来装载补给的。
两人召集伙计,驾着马车向临海城的盐市赶去,等到一行六人赶到盐市的时候,盐市已经聚集大量盐商(贩),盐商带来的大量车辆将盐市挤得是水泄不通,看着前面的人群,老刘和老王欲哭无泪,等临到他们的时候,低价白盐恐怕都要全部卖完了。
老刘和老王没有就此转身离去,而是抱着一丝希望继续等待着,期望轮到他们的时候低价白盐没有售完。
临近傍晚,终于轮到老刘和老王了,两人的等待终于有了效果,白盐如果没有售完。
不过新的问题出现了,白盐怎么会没有售完?
在临海城的盐市中,白盐都是限量购买的,一个盐商最多只能购买500斤白盐。
若是在以往的时候有这么都盐商来抢购白盐,盐市中的白盐恐怕早就卖光了,今天却还没有卖光,有人猜测会不会是云氏出现什么状况,急需用到大笔金钱,所以低价抛售白盐,连库存的白盐都放出来销售。
不管如何,老刘和老王每人都购买了500斤白盐,兴奋的和伙计一起将白盐装在马车上拉走了,等到明天后天,两人就会和其他的盐商结队离开临海城,反正能够买到低价盐,两人这趟的收益大增,多赚钱还不好吗。
在盐市后面,临海县县令云浩和一个文人模样的中年人相对而坐,一人手上端着一杯茶,欣赏着盐市中的热闹场面。
和云浩对坐的这人名为云暮,与云浩一样是云氏旁系子弟,云浩是临海县县令,而云暮则是盐市的主管,负责云氏的盐业。
今天发生的这一幕并不是云氏出现状况需要大笔金钱抛售白盐,而是云浩和云暮两人策划出来的。
云逸的《云氏制盐法》被云浩证实有效果,于是云浩开始在临海县大力推广《云氏制盐法》,《云氏制盐法》如此便捷,盐工们纷纷放弃“铁锅煮海”,转而开挖盐田,使用《云氏制盐法》制盐。
如今正是白盐收获的时候,临海县海边的大量盐田每天都会收获数量惊人的白盐。
不过随后云浩和云暮便想到一个问题,临海城的盐市每天售卖的白盐量和盐商购买的白盐量都已经定型,就算是白盐量增多,也无法全部销售出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