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1 / 2)
于是,张绣率军归降曹操。果然,曹操握住张绣的手,激动万分!
欢宴贡酒九酿春,尽忘子侄丧命冤。
来个亲上作亲吧:让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当场任命张绣为扬武将军;贾诩的大功更得酬,任命为许都警备司令(执金吾),又封都亭侯。
亲上作亲倒是真:张绣也不是傻子,怎忍心当真棒打鸳鸯急曹操、误婶婶?献上小婶婶与曹操为妾吧,只是这以后咋叫呢?曹操这后补的叔叔是自己的平辈亲家,自己的女儿以后要管以前的奶奶叫小婆母,要是这两对新人都生了孩子呢?自己该怎么称呼那帮小崽子呢?他们之间相互该咋称呼呢?不能想下去了,脑袋大了,又快晕了!
南方已定,曹操还不动兵刃地安抚了西方,关中(陕西省中部)将领们开始对袁、曹都保持中立,欲看看风势再说。凉州牧韦端,派从事杨阜来许都探听情况,杨阜带回了自己的印象:
“袁绍宽松少决断,计多却不知用哪条合适。无断则必将无威,少决则必然被动,眼前虽强,却难免后败;曹操有英雄之才,心胸广阔,遇机会从不放过,法令统一,执行彻底,既敢用仇,亦会用亲,被用之人皆都能职守,定可成大事!”
此语传开,西方的军阀们最起码在短期是不会来骚扰了。在与袁绍对决前,最需要解决的是徐州刘备的问题了。军报早就放在案头,刘岱、王忠大败于刘备之手,以现在刘备的眼光与谋略,在将来袁、曹大战时,对许都将是极大的威胁。
对刘备,曹操现在的评价是:“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
对曹操的论断,智囊郭嘉也表示认同,但袁绍就真的那么听话吗?袁绍的智囊团更为庞大,其中也不乏如二荀、郭、程之才,如:田丰、沮授……
五十六 打工的啥时候也不如老板(1)
紧靠肘肋的徐州始终是曹操的一块心病,早在吕布霸徐州之时,曹操就极为忧心,其时袁绍峙强骄横,经常来书辱骂曹操,曹操因徐州掣肘,无力与之抗衡甚为烦恼,当时还是荀彧解除的他的心结。
这荀彧在史书中说话,惯会长篇大论,弄得子金山替他当翻译工好生为难:原文照搬,成了子金山抄书;全文翻译,又太过冗长;越过不甘,删节可惜,只得尽量不失原意,改文风简化成半白话文。
他替曹操分析了双方的优劣各点:
自古成败,皆是人力,强弱转换,无不人为,高祖克项羽,即是前鉴。当今天下,唯袁绍可算曹公对手,然袁绍有四不如曹公:袁绍外宽内忌,曹公唯才皆用,度不如公一;袁绍迟疑少决,曹公善于立断,谋不如公二;袁绍治军涣散,曹公赏罚严明,武不如公三;袁绍虚荣好名且吝啬,曹公自身谨俭多赏功,德不如公四。今公秉一心辅助天子,八方多助,持四胜代天征伐,谁敢不从?袁绍虽强,必无所为!
曹操听了当然大为高兴,荀彧接着提醒:“如不先制服吕布,收复徐州,还是没有可能兵向河北对付袁绍的。”
↑返回顶部↑
欢宴贡酒九酿春,尽忘子侄丧命冤。
来个亲上作亲吧:让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当场任命张绣为扬武将军;贾诩的大功更得酬,任命为许都警备司令(执金吾),又封都亭侯。
亲上作亲倒是真:张绣也不是傻子,怎忍心当真棒打鸳鸯急曹操、误婶婶?献上小婶婶与曹操为妾吧,只是这以后咋叫呢?曹操这后补的叔叔是自己的平辈亲家,自己的女儿以后要管以前的奶奶叫小婆母,要是这两对新人都生了孩子呢?自己该怎么称呼那帮小崽子呢?他们之间相互该咋称呼呢?不能想下去了,脑袋大了,又快晕了!
南方已定,曹操还不动兵刃地安抚了西方,关中(陕西省中部)将领们开始对袁、曹都保持中立,欲看看风势再说。凉州牧韦端,派从事杨阜来许都探听情况,杨阜带回了自己的印象:
“袁绍宽松少决断,计多却不知用哪条合适。无断则必将无威,少决则必然被动,眼前虽强,却难免后败;曹操有英雄之才,心胸广阔,遇机会从不放过,法令统一,执行彻底,既敢用仇,亦会用亲,被用之人皆都能职守,定可成大事!”
此语传开,西方的军阀们最起码在短期是不会来骚扰了。在与袁绍对决前,最需要解决的是徐州刘备的问题了。军报早就放在案头,刘岱、王忠大败于刘备之手,以现在刘备的眼光与谋略,在将来袁、曹大战时,对许都将是极大的威胁。
对刘备,曹操现在的评价是:“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
对曹操的论断,智囊郭嘉也表示认同,但袁绍就真的那么听话吗?袁绍的智囊团更为庞大,其中也不乏如二荀、郭、程之才,如:田丰、沮授……
五十六 打工的啥时候也不如老板(1)
紧靠肘肋的徐州始终是曹操的一块心病,早在吕布霸徐州之时,曹操就极为忧心,其时袁绍峙强骄横,经常来书辱骂曹操,曹操因徐州掣肘,无力与之抗衡甚为烦恼,当时还是荀彧解除的他的心结。
这荀彧在史书中说话,惯会长篇大论,弄得子金山替他当翻译工好生为难:原文照搬,成了子金山抄书;全文翻译,又太过冗长;越过不甘,删节可惜,只得尽量不失原意,改文风简化成半白话文。
他替曹操分析了双方的优劣各点:
自古成败,皆是人力,强弱转换,无不人为,高祖克项羽,即是前鉴。当今天下,唯袁绍可算曹公对手,然袁绍有四不如曹公:袁绍外宽内忌,曹公唯才皆用,度不如公一;袁绍迟疑少决,曹公善于立断,谋不如公二;袁绍治军涣散,曹公赏罚严明,武不如公三;袁绍虚荣好名且吝啬,曹公自身谨俭多赏功,德不如公四。今公秉一心辅助天子,八方多助,持四胜代天征伐,谁敢不从?袁绍虽强,必无所为!
曹操听了当然大为高兴,荀彧接着提醒:“如不先制服吕布,收复徐州,还是没有可能兵向河北对付袁绍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