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又跑题了,还是继续说曹操听到夏侯惇兵败的消息。

  曹操闻听军报大怒!孤不亲临,鼠辈也敢披张猫皮,待我亲征!但几乎所有将领都表示反对,理由还挺充足:“襄阳刘表、穰城张绣,就在我们背后,如果大军远征吕布,我们的后方怎么办?”

  这时候荀攸说话了:“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刘表、张绣刚遭我军打击,一时不会有所举动。但吕布骁勇为天下所公认,现在又投靠了伪皇帝袁术,如果让他在淮河、泗水之间纵横无忌,必定有其他人起兵跟他呼应。那时麻烦就大了。现在正应该乘他刚刚叛离朝廷,人心未安之时,我们大军压境,必然可胜!”

  曹操深以为然。建安三年(198年)九月未,曹操举兵东出,杀向了徐州。

  四十四 吕布是个“妻管严”

  还是老习惯,开仗前制定作战方案时的吵一架是免不了的。对于如何迎击曹操亲率的大军,吕布与陈宫有着不同的看法。

  陈宫认为:应该集中主力于彭城以东,大军以逸待劳,趁曹军远来疲惫之时,给予迎头痛击,这样也避免了将战火烧到徐州腹地,糜烂地方。

  吕布认为:应该放曹军渡过泗水,这样无疑拉长了曹军后勤供应线的距离,曹军的难度增加了,自己的部队切断曹军后勤供应线相对而言肯定容易了,而一旦曹军粮草供应不上,必将大败,那么,曹军所渡过的泗水便反而成了曹军的坟墓,这是能够全歼曹军的唯一方案。

  应该说,陈宫的方案有其稳妥之处;但吕布的方案则更具有诱惑力,而且也不难实施,只要吕布亲自出马截断曹军粮道,大胜可期。

  还是老规矩,谁的官大听谁的。

  曹操的征东大军与刘备的残部在梁国汇合了,刘备的兵虽不多,但却大部是徐州当地人,地理透熟,所以曹操将刘备留在身边赞襄军务,而勇将关羽、张飞却不免要成为曹操的先行官了,真是造化弄人,早知今日,又何必郯城的当初?

  有刘备的地方部队进行引导,曹军顺利地包围了彭城。彭城守将没有据城死守。这里面与刘备的仁义名声有关,关羽、张飞的勇武传说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可是,大家却都疏忽了曹军的残暴,以及曹操对徐州军民的积年深恨!

  尤其是包括刘备都没想到的一点,曹操的那条有关屠城的军令并未废除,还在适用于徐州的郡城:但凡被围之城,降也必屠!

  曹军依惯例与几年前的军令进行了鸡犬不留的屠城,谁劝都没有用的,是曹操本人要出这最后一口恶气,也好向世人证明:我曹操是个大孝之人,并没有轻易忘记杀父血仇。

  曹操没想到,此举措伏下了一个大大的隐患:这是刘备亲眼目睹的屠杀百姓,刘备从此信念逾坚,此生誓与曹贼势不两立!当然,现在还不是时机,还要借曹操之手除去大敌吕布,勉在虎穴暂栖身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