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3)(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个唯一的儿子,就是他爸。

  他的爸爸和妈妈是青梅竹马,也算是娃娃亲,在他爸二十五岁的时候两人就结婚了,隔年生下他。他出生后,父亲就以工作调度为由到了北部。母亲则是本来身子就虚弱,產后又没有得到足够的调理,成天卧病在榻。他的幼年都是由阿公阿嬤照料。

  分明妻子身体不好,他的父亲依然只有过年回来吃个年夜饭、待到大年初一而已,压根没想过要带妻小到娘家省亲,又匆匆北上。还好两亲家住得近,母亲娘家的人也不愿她太劳动,主动来探访,凑合着也算是热热闹闹的过年。

  宁采宸七岁时,母亲已经几乎下不了床;那时农村里的大家也是过着刚刚好的日子,压根没钱上医院,何况他母亲的病症大概得要住院住上一年半载。他父亲只是捎来能负担一家人的钱,阿公、阿嬤四处借也凑不出钱,只能让小医生替她母亲开点药。

  毫不令人意外地,不到一年宁采宸的母亲便撒手人寰。讽刺的是,母亲的死亡宣告是父亲在场见证的,那是他第一次来探病,顺便让自己的法定妻子签下离婚协议书。因为他在台北有了新的恋人、对方甚至怀了自己的孩子。随着他母亲离世,他父亲也省得离婚协议便直接举办新的婚礼。

  母亲的丧礼上也只有宁采宸和阿公、阿嬤和外公家族出席,爸爸那天恐怕正和新的妻子到异国享受蜜月之旅。

  阿公觉得有这样的儿子可耻,单方面和宁采宸的父亲断了父子关係;阿嬤说到底还是自己的儿子,日日夜夜盼着人回家。

  至于小宁采宸,不是没有被爸爸邀请一起到台北,但是因为他黏着阿公阿嬤不肯走,阿公也死霸着他的抚养权不肯松手让人,他爸爸自知理亏便以会负担他的学费做为「赔偿」继续和新的妻小待在北部。

  他的童年是由阿公阿嬤两人填满,两个老人家的希望他也不是不知道,因此更打从心底看不起他爸爸。

  阿公后来是得了大肠癌,爸爸从头到尾都没有探过病,再次出现在大家面前又是踩在阿公死前最后一刻。

  在阿公的丧礼上,宁采宸看着那个在队伍最前方的男人,只觉得那个男人特别陌生,在他的世界里不存在「父亲」的概念。

  阿公过世后,那个男人本来还会带妻子小孩一起到宜兰吃团圆饭,但是阿嬤和姑姑们看不惯那出生在花花世界的都市女人,私底下把他爸爸拉过去,老是拿来和宁采宸的母亲做比较,他爸爸听不惯索性连过年也不回来了。

  看着阿嬤寂寥的背影,若不是礁溪离罗东太远,他也不愿意搬出去住。不过他每个月也回礁溪好几趟,阿嬤倒不至于太孤单。

  如果真的像阿嬤说的那样,聂傔还会常常回来陪她聊聊天,似乎也不是坏事……

  「哈哈,我是累了吧。」自嘲一笑后,宁采宸收好满桌子狼藉,洗了个澡躺回从小到大都一样的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