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9 / 11)
可是心底总有一个声音提醒着,月儿对他的态度,显而易见的不是欲擒故纵的招数,而是真心不想与他有任何牵扯。
思及此,胤礽一个来气,将手上的奏摺丢了出去。
此时,正巧康熙帝进来,摺子落到康熙帝的脚边。
胤礽大吃一惊,赶紧跪在地上:「儿臣参见汗阿玛,请汗阿玛恕罪。」
康熙帝看向脚边的摺子:「这摺子,胡说八道的多,难免来气,没事!」说完,康熙帝走到上位坐下继续说:「怕是,你气的不是摺子,而是其他。」
胤礽没答腔,捡起奏摺,将奏摺恭敬的交给康熙帝。
康熙帝接过太监的茶,任凭胤礽拿着奏摺,手就这么悬着:「朕一早听见一个趣闻,说是太子当街给福晋穿鞋了。」
胤礽的手,震了一下,他没想到这事,居然这么快就传到了康熙帝的耳里。
但震惊归震惊,胤礽很快的恢復镇定:「石氏的鞋掉了,儿臣一时兴起,想逗弄她,故在大街上替她穿鞋。儿臣如此不成体统,欠缺考虑,请汗阿玛恕罪。」
「没事,太子哪来这么多事要朕饶恕。月儿虽有自个儿的坚持,但她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人,太子这般放下身段,是好事。」
「对于石氏,是个误会,石氏似乎对儿臣的所作所为并不感兴趣,儿臣……」
不等胤礽说完,康熙帝叹了一口气:「太子,对月儿,莫固执!月儿在这宫里的日子已不多,太子要谨记!」
这是第二次了,第二次有人提醒着,月儿将会离开紫禁城,两次的语气都有着迫切感,此事越想越觉匪夷所思。
他冷落嫡福晋,甚至没同过房,因此汗阿玛跟额莫如此着急,情有可原。但是何以?何以他们俩如此着急却不曾强迫?何以他们会相继告诫他,月儿会离开?
月儿是他的嫡福晋,他没休她之前,她能去哪?
↑返回顶部↑
思及此,胤礽一个来气,将手上的奏摺丢了出去。
此时,正巧康熙帝进来,摺子落到康熙帝的脚边。
胤礽大吃一惊,赶紧跪在地上:「儿臣参见汗阿玛,请汗阿玛恕罪。」
康熙帝看向脚边的摺子:「这摺子,胡说八道的多,难免来气,没事!」说完,康熙帝走到上位坐下继续说:「怕是,你气的不是摺子,而是其他。」
胤礽没答腔,捡起奏摺,将奏摺恭敬的交给康熙帝。
康熙帝接过太监的茶,任凭胤礽拿着奏摺,手就这么悬着:「朕一早听见一个趣闻,说是太子当街给福晋穿鞋了。」
胤礽的手,震了一下,他没想到这事,居然这么快就传到了康熙帝的耳里。
但震惊归震惊,胤礽很快的恢復镇定:「石氏的鞋掉了,儿臣一时兴起,想逗弄她,故在大街上替她穿鞋。儿臣如此不成体统,欠缺考虑,请汗阿玛恕罪。」
「没事,太子哪来这么多事要朕饶恕。月儿虽有自个儿的坚持,但她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人,太子这般放下身段,是好事。」
「对于石氏,是个误会,石氏似乎对儿臣的所作所为并不感兴趣,儿臣……」
不等胤礽说完,康熙帝叹了一口气:「太子,对月儿,莫固执!月儿在这宫里的日子已不多,太子要谨记!」
这是第二次了,第二次有人提醒着,月儿将会离开紫禁城,两次的语气都有着迫切感,此事越想越觉匪夷所思。
他冷落嫡福晋,甚至没同过房,因此汗阿玛跟额莫如此着急,情有可原。但是何以?何以他们俩如此着急却不曾强迫?何以他们会相继告诫他,月儿会离开?
月儿是他的嫡福晋,他没休她之前,她能去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