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胡闹!”这是林建洲听后的第一个反应,“他都跳这么多年了,你让他怎么改?我们国家就没有右腿起跳的先例!”

  盛星河心里头冒出的那一簇小火苗瞬间就被这一大盆冷水给浇灭了,换起跳腿的这个想法确实有些离谱。

  贺琦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就因为没有所以才要尝试看看啊,在福斯贝里出现之前,这世上还没有跨越式跳高这项技术呢!”

  “你不要偷换概念,星河现在最大的障碍不是技术不是体能而是心态问题,且不说肌肉记忆的重塑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先例你让他上哪儿学技术去?”

  “和左腿一样啊,只是需要一点时间去调整他的肌肉记忆,没有不代表不可行。”

  两人就这个问题争论了好半天,贺琦年劲头足,直接上杆,粗略地测算了一下步数,绕顺时针助跑起跳,2米20的高度是一次过的。

  林建洲抱着胳膊:“你再跳个五次看看,要不落杆我跟你信!”

  其实贺琦年在第一跳时就已经感觉到身体越杆的角度不对,左脚起跳时,身体很轻,在空中是平稳的,换了方位,整个人的重心更偏向于左侧,他的大腿是擦着横杆过去的。

  果不其然,第二跳就落杆了,之后几次连续失败,助跑的步伐大小和弯度确实很难把控,就像是回到了刚练跳高的那个时候。

  刚开始练习,大部分靠的是瞬间爆发力和运气,只有练久了才会形成肌肉记忆。运动员的身体就像是一台经过精密加工的仪器,步伐的把控、起跳的力度、越杆的角度每一项都精确到一个完美的标准,这标准难以塑造,难以打破。

  就像球星能够闭眼投三分一样,凭借的就是肌肉记忆。

  林建洲转身离开,边瀚林却道:“先试试看吧。”

  意思就是死马当成活马医,就像贺琦年说的那样,不放过任何一个突破可能性。

  盛星河去找了测算的仪器和胶布,蹲下测量,在每一个助跑步点以及起跳位置贴上标记。

  他莫名地想起了自己刚加入学校田径队的那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