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大瘟疫时代(4 / 7)
──那是与五年前导致全球流行的「科罗辛」病毒株,有关联的病症。
这个事实恐怕是继尸变者事件后,两天来第二件令小薰胃酸翻搅的衝击了。
她回想起五年前的「科罗辛」在以极短的三个月间就蔓延到全球各大城市与国家,确诊人数屡创新高,死亡人数更是逼近十四世纪的黑死病,高达一亿多人。
这期间全球多个国家医疗、经济等各种產业体系濒临崩溃,可以透过空气传播的特性使得民眾人心惶惶,前所未有的强大传播力、致病力与致死率,致使所有人不得不随时戴着口罩,以及穿戴各式各样避免口沫与肢体接触的防护装备,随身携带消毒药剂。
政府更是下令封锁国境、城市、公园、卖场等各种可能会酝酿防疫破口的场所。市井小民所经营的店铺,昔日的观光胜地、娱乐场所、户外空间等,不见过往人来人往的盛况;业者营收与经济一落千丈,数以万计的商家倒闭,职员失业,缴不起房租的房客更是流离失所,顿时全球再次陷入黑暗时代。
「科罗辛」一开始未有个明确命名,是以疑似病毒发源地所称,是之后世界卫生组织给予的官方命名。
这种病起初会引起患者发烧、咳嗽、喉咙痛、鼻塞、流鼻水、呼吸困难、血氧下降、心肌栓塞、嗅味觉消失,痊癒后的后遗症也会使肺部纤维化、脑部功能病变、肺活量下降、心律不整、心跳紊乱,康復后也容易诱发心脏血管、肺部方面,血氧无预警剧降的后遗症。
之后随病毒株的突变更出现难以被检出症状的现象,此时最可怕的莫过于在未察觉自己感染的情况下,某天突然因血氧浓度剧降,造成血液无法与过多的氧气结合,还有心肌栓塞、发炎,出现严重心律不整或心室颤动死亡。
此病流行后期死者身亡时往往张大嘴巴,五官因吸不到空气而扭曲,或整个人直接昏迷休克死亡
当然,为了人类的存续,以及回到过往所需的群聚生活,世界各国纷纷製出疫苗,就连本国也有了自己的疫苗。
全球与这个前所未有,而且不断将自己进化成死亡率更高、传播力更广、感染力更强的病毒对抗了将近三年,最终由多国联合研发製作的疫苗成功杜绝病情扩散。
绝大多数人获得永久抗体,这个疾病总算在三年后的现在几乎是销声匿跡,有如曇花一现的巨型灾厄。
的确,人们因为这一次的科罗辛付出惨痛代价,却也从中迎来资讯时代更加快速的发展,至于是否从歷史中得到教训就另当别论了。
从科罗辛瘟疫大流行的最后来看,人们终究无法脱离群体生活,是具备高度社会化的物种。
虽然现在几乎已不见继续戴口罩、穿防护衣的人们,但不少人仍对这样的生活回归存有不安,选择持续保持全身防护,就怕哪一天会突然受到阎罗王的感召。
↑返回顶部↑
这个事实恐怕是继尸变者事件后,两天来第二件令小薰胃酸翻搅的衝击了。
她回想起五年前的「科罗辛」在以极短的三个月间就蔓延到全球各大城市与国家,确诊人数屡创新高,死亡人数更是逼近十四世纪的黑死病,高达一亿多人。
这期间全球多个国家医疗、经济等各种產业体系濒临崩溃,可以透过空气传播的特性使得民眾人心惶惶,前所未有的强大传播力、致病力与致死率,致使所有人不得不随时戴着口罩,以及穿戴各式各样避免口沫与肢体接触的防护装备,随身携带消毒药剂。
政府更是下令封锁国境、城市、公园、卖场等各种可能会酝酿防疫破口的场所。市井小民所经营的店铺,昔日的观光胜地、娱乐场所、户外空间等,不见过往人来人往的盛况;业者营收与经济一落千丈,数以万计的商家倒闭,职员失业,缴不起房租的房客更是流离失所,顿时全球再次陷入黑暗时代。
「科罗辛」一开始未有个明确命名,是以疑似病毒发源地所称,是之后世界卫生组织给予的官方命名。
这种病起初会引起患者发烧、咳嗽、喉咙痛、鼻塞、流鼻水、呼吸困难、血氧下降、心肌栓塞、嗅味觉消失,痊癒后的后遗症也会使肺部纤维化、脑部功能病变、肺活量下降、心律不整、心跳紊乱,康復后也容易诱发心脏血管、肺部方面,血氧无预警剧降的后遗症。
之后随病毒株的突变更出现难以被检出症状的现象,此时最可怕的莫过于在未察觉自己感染的情况下,某天突然因血氧浓度剧降,造成血液无法与过多的氧气结合,还有心肌栓塞、发炎,出现严重心律不整或心室颤动死亡。
此病流行后期死者身亡时往往张大嘴巴,五官因吸不到空气而扭曲,或整个人直接昏迷休克死亡
当然,为了人类的存续,以及回到过往所需的群聚生活,世界各国纷纷製出疫苗,就连本国也有了自己的疫苗。
全球与这个前所未有,而且不断将自己进化成死亡率更高、传播力更广、感染力更强的病毒对抗了将近三年,最终由多国联合研发製作的疫苗成功杜绝病情扩散。
绝大多数人获得永久抗体,这个疾病总算在三年后的现在几乎是销声匿跡,有如曇花一现的巨型灾厄。
的确,人们因为这一次的科罗辛付出惨痛代价,却也从中迎来资讯时代更加快速的发展,至于是否从歷史中得到教训就另当别论了。
从科罗辛瘟疫大流行的最后来看,人们终究无法脱离群体生活,是具备高度社会化的物种。
虽然现在几乎已不见继续戴口罩、穿防护衣的人们,但不少人仍对这样的生活回归存有不安,选择持续保持全身防护,就怕哪一天会突然受到阎罗王的感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