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炮灰原配幸福起来 第123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家都在做会议记录,但乔薇是这个会议的编外人员,与她关系不大,不知道她在写什么。

  但大家都在写,她跟着一起写反而显得正常。

  “修路是个大事,工期长,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修路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全县范围内人员的流通,劳动力能够更方便、更迅速的集合、调动。”

  “据我所知,一直以来军属几乎没有来县城工作的原因之一就是交通的不方便。主要是交通工具的不方便。”

  “像我,现在是骑自行车,单程大约50分钟到一个小时。但不是每家都有自行车,女同志拥有自行车的比率更低。所以军属在居住地和工作地的往返更依赖于公共交通工具。”

  “眼下,镇上和县里没有短途区间公共交通。能搭乘的公交车,是长线公交中的一段。时间完全不可控。一趟车也许要等三四个小时。我如果搭公共汽车来上班,可能要中午十二点才能到单位了。光是迟到就能把我的工资扣光了。”

  她停了停,大家都笑了。

  等大家笑完,她提出诉求:“所以我希望,不管路什么时候修起,什么时候修完,能否先给镇和县之间开辟短途公交班车。专程往返于镇与县。”

  “不光是下河口,也包括青山县。”

  “既然合并,就是一体。如果合并了之后,来趟县里依然是出远门,是费劲的事,那这个合并就失去了意义。”

  “我个人的建议,在镇县之间开通专程短途区间车。至少保证早上和上午,下午和傍晚共四趟区间车。中间在工厂区设站,同时也能方便两端的工人兄弟上下班。”

  “镇和县之间的单程交通,力求控制在单程十五到二十分钟可以抵达,同时做到发车时间精准,使行程可控,不浪费过多的时间在车站等候。”

  潘师长第一个赞赏:“乔薇说的很好。”

  领导们从高处着眼,看的是大局。乔薇从基层出发,谈老百姓个人的需求。

  且这个诉求如果被满足了,军嫂们就没有嫌县城太远的顾虑,也会愿意接受距离更远的工作岗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