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士燮留董奉在他府中居住了一段时间,后来士燮阴谋反叛朝廷,无意中被董奉得知,因为担心董奉泄漏其密谋,便欲杀人灭口,董奉用道家气功佐以中药装死,骗过士燮后逃走。

  也有说法是董奉为了婉拒士燮的挽留而装死,士燮将他安葬。后来士燮听说江湖上有个医仙董奉,便挖坟掘墓,发现棺材里不见了董奉的尸体。

  董奉又被誉为“杏林始祖”,晚年到豫章今江西庐山下隐居,继续行医,据《神仙传》卷十记载:

  “君异居山为人治病不取钱,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

  董奉看病不收钱,小病看好了,病人或家属到山上董奉承包的地里种一棵杏树就行了,重病看好了,种五棵。

  于是十年种了十万多棵,那得治好多少的病人!据说杏子成熟时,董奉让人拿粮食来换取自助采摘的杏子,然后再把粮食施舍给没饭吃的人。

  根据董奉的传说,后世医生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以“杏林春暖”、“杏林高手”、“誉满杏林”等来称颂医家的高尚品质和精良医术,以“杏林之家”来形容医学世家。

  《真仙通鉴》载:“奉在人间百年,其颜色常如三十许人。”可见他掌握了道家养生的技巧,获尽天年。

  第二便是医圣张仲景:“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在建安年间(公元196~219年),被朝廷指派为长沙太守,类似今天湖南省高官)。

  官不小,事务也繁杂,但是他喜欢治病救人,一天不看病人手就痒痒。张仲景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这两天不管理公务了,让有病的老百姓进来,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个望闻问切,仔细为群众诊治。

  长沙太守的衙门大堂就这样成了医馆!当官的在衙门里看病,张仲景大概是历史上唯一的一个。

  “大兵之后,必有灾年”。东汉末年,战乱频繁,建安年间,瘟疫大流行前后达5次之多,一些市镇很快就变成了空城,其中以死于伤寒病的人最多,约占七成。

  ☆、第六零二章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悲悯人民的战乱与病痛之苦,便辞去官职,从此“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刻苦研读各种古典医籍,广泛借鉴其他医家的治疗方法,结合个人临床诊断经验,研究治疗伤寒杂病的方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