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上将的排位顺序在这个11人大名单中就已经初定,马超第一位。正式授衔时,只是将关羽和马超的位置互调了一下,关羽毫无置疑地成为第一上将。

  再将许靖、射援、诸葛亮、赖恭、法正等挂将军衔的文官剔除,发现仅剩李严一人。那么在成都初定时,统兵将领中,取得偏将军和裨将军以上的杂号将军还有谁?

  只有四人,兴业将军李严、讨逆将军吴懿、翊军将军赵云和牙门将魏延。直接投降刘备的李、吴二人的军功和黄忠差距太大;魏延的年龄介于关羽和刘封两代人之间,汉中之战后升任汉中太守、挂镇远将军衔就已经震惊全军了。

  至于剩下的可以圈点的刘封、霍峻、黄权和陈到等人,不是年龄太小就是军功较低,唯一可以堪比黄忠的就只有赵云了。

  关羽说不与老兵为伍的唯一借口就是:在关羽眼中,这个上将的位置应该给赵云兄弟,黄忠是新人啊,怎么能跟赵云兄弟比?

  论资历,公孙瓒时代,赵云为公孙瓒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手下将领,公孙瓒和袁绍对抗的时代就投奔了刘备,这个资历仅次于关羽和张飞,比糜竺兄弟的资历还老。

  年龄就更不用说了,公元191年赵云投奔刘备时按20岁左右算的话,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时,50岁左右了。

  论军功,很多人认为赵云只是刘备的卫队长,没有单独统领部队的战绩,这个也不符合史实。早年刘备兵少将寡,到处被打得乱窜的时代,分兵有关羽,冲杀有张飞,保护刘备的安全确实就靠赵云了。

  刘备在战乱中多次死里逃生,赵云作为护卫将领,其功劳是很显著的。刘表时代的当阳救甘夫人和刘禅,孙刘联盟时代的劫江夺阿斗。

  赤壁大战后,刘备南征四郡,赵云独立统兵攻占桂阳郡,任桂阳太守。刘备进攻益州受阻时,赵云和张飞统兵随诸葛进川,也是一路打到成都城下的。军衔也由牙门将、偏将军,到取成都后的翊军将军。

  论谋略,刘备军团博望县大胜夏侯惇时,赵云处理俘虏夏侯兰很得体;赤壁大战后南取桂阳郡时,赵云坚决拒绝桂阳太守漏洞百出的美人计;

  孙权骗已经嫁给刘备的孙小妹回江东时,企图拐走小刘禅,也被赵云在危机时刻识破;最后劝刘备不要发动夷陵之战的理智分析更是头脑清醒。

  因此,在关羽的眼中,不给赵云上将衔简直天理不容。何况黄忠得一个征西将军衔也豪不委屈。所以,当关羽听说四大上将居然没有赵云时,那句牢骚话真是脱口而出,再当费诗说君侯和刘备一体时,关羽只好闭嘴了,因为这个决定是刘备做出的。

  在正式授衔时,刘备将马超的上将顺序调整到关羽之后,估计是蜀汉集团内部各派系都没有异议的。尽管马超是主公级别的人物,但是马超来投的时候几乎是单枪匹马,只有马岱相随,而没有部队,势必只能成为象征性的力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