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玄德徐步而入,见先生仰卧于草堂几席之上。玄德拱立阶下,半晌,先生未醒。关、张在外立久,不见动静,入见玄德犹然侍立。

  张飞大怒,谓云长曰:“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

  云长再三劝住,玄德仍命二人出门外等候。望堂上时,见先生翻身将起,忽又朝里壁睡着。童子欲报,玄德曰:“且勿惊动。”

  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口吟诗曰:“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孔明吟罢,翻身问童子曰:“有俗客来否?”

  ……

  这张飞比他手下护卫猛多了,他手下还只是说要把司马徽“抓过来”拜见自己,到张飞这里,直接就是“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然后“看他起不起”!

  不过李陵与刘备相比,却此一时飞彼一时,刘备是求贤若渴,而他只是慕名而来,仅此而已。

  在诸葛亮出场之前,刘备虽然胸有大志,曹操都称他为英雄,但是他一直都没有自己的地盘和军队,到处寄人篱下,直到他认识到谋士重要性,尤其是大才,这才不惜代价的寻求。

  然而刘备并不是天生就重视谋士,而是经过了几多颠沛流离和挫折之后,经过水镜先生的指点以及徐庶的表现之后,一步一步才认识到谋士的重要性。

  起初,浑浑噩噩的刘备并没有认识到谋士的重要性,刘备原来并不知道打天下需要智谋之士来辅助,以为有“力”就可以安天下,这里的“力”可以理解为财力和势力。

  汉末黄巾起义后,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募义兵,榜文到达涿县,引出了时年28岁的英雄刘备。可是,面对榜文,刘备因为没钱、没势的穷困境况只能望洋兴叹。

  这个时候刚好土财主张飞也来看榜文,听到刘备的叹息之声,从刘备后面厉声质问说:“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

  刘备见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形貌异常,觉得张飞是个英雄人物。于是对张飞说出了实情,刘备说:“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今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能,故长叹耳。”

  从刘备的回答可以发现他对打天下的认识,以为打天下就是需要“志向”和“力”。可见,当时刘备并没有认识到“谋士或谋略”的重要性。

  从刘备早期的奋斗历程看,只凭理想和蛮力,没有谋士或谋略的奋斗,结果只能是时赢时输,最后很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