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反而和一般小姑娘一般,只满心欢喜地等待着男方的主动——提亲!

  但一连数日,都没有等到,这让她患得患失起来!这也怪李陵粗心大意,那一点梅花,他还以为是对方月事的斑渍呢。

  这下惹恼了她,蔡妍决定要给李陵点“颜色看看”,好几天都不要理他,于是就这般冷落了彼此,同样也冷落了彼此的感情。

  这一日,李陵没有蔡妍陪伴,感到乏味,带着几个身手矫捷的护卫,就去拜访水镜先生司马徽了,也就是诸葛亮的老师。

  世人皆知司马昭、司马懿,但对于同为司马姓氏的司马徽却毫无印象。倘若说起“水镜先生”,或许看过三国的人倒是有点印象。

  人们不熟悉司马徽,并不是司马徽没有才能,而是此人实在过于低调。司马徽是东汉末年的名士,精通于道学、奇门、兵法、经学,人称“水镜先生”,是道家的代表人物。

  虽然司马徽博学多才,喜好结交英豪,对天下大事有独到的见解,但是却为人低调,喜好隐居生活。司马徽的能力与诸葛亮、庞统可谓不相上下,但是刘备的拜访并没有使司马徽出山,反而是司马徽将诸葛亮和庞统推荐给了刘备。

  如今世人还听说的有关于司马徽的故事大概有三个。

  其一是“好好先生”的故事。司马徽为人和善,不喜欢与人为恶,因此从不说别人的短处。很多时候,别人跟司马徽说话他都以“好”来进行回复。

  有一次,他人告诉了司马徽自己儿子的死讯,司马徽还是以“好”回之。回到家中之后,司马徽也因此被自己的妻子嫌弃,因此有了“好好先生”的故事。

  后世“好好先生”多指不坚持原则的人与对谁也不敢或不愿得罪的人。

  其二是“桑下之论”的故事。司马徽为颖川之人,而他的名气在当时传到了许多地方。住在南郡的庞统听说了司马徽之后,便不远千里来到颖川,想与其进行交往。

  到了颖川之时,庞统十分惊讶,因为他看到司马徽正在采桑,庞统不禁说道:“我听说大丈夫处世,就应该地位非常显赫,哪有压抑巨大水流的流量,去做治丝妇女的事!”

  司马徽以伯成、原宪、许由、巢父、伯夷、叔齐的故事告诉他,事无贵贱,人心才有贵贱之分。庞统大为感慨,也从这件事情中学到了为人处世的道理。

  二人相谈甚欢,他们不分昼夜地分享着自己对于天下万物、对于国家朝局的见解。正是由于司马徽的宣传,称庞统为南州名士之首,这才使得庞统逐渐地为天下人所知,并有了“凤雏先生”的称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