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1 / 2)
最后,这一日李陵终于拿下荆州刘表,师出有名,谁敢不服?甩手两张封神牌,打得他怀疑人生。再说,荆州名义上是刘表的,实际上是世家大族的,这些人只想苟安,换谁来当家做主不是,何必非要拧着来?
君不见后来的曹操南下,他们便很没节操的投降了事?那是曹操在平定了北方以后,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18)七月大举南下,发起了征讨荆州刘表的战争。
八月份刘表死了,由他的儿子刘琮继位荆州刺史,九月份曹操大军到了新野。荆州大臣蒯越、韩嵩等人劝说刘琮归附曹操,刘琮于是举州投降。
还是在官渡之战时期,刘表手下很多大臣就有归顺曹操之心,等到刘琮投降,这些人自然是兴高采烈,欢天喜地地接受曹操的爵位官号了。
因此由此先例,李陵对这些世家大族们看得透透的,私心重只求自保,事实上,他拿下荆州之所以顺利,也全赖他们的私心。
闲言少叙,荆州虽大,对于李陵而言却是没有多大吸引力,反而隐居在荆州的两个人物值得他的重视,那便是卧龙与凤雏。
“卧龙凤雏幼麟冢虎”可是名传千古啊!一般人比较熟悉卧龙,凤雏或许还能知晓,然而后面的几人却是难得清楚的。
实际上卧龙凤雏幼麟冢虎是指汉末三国的诸葛亮、庞统、姜维、司马懿等人。诸葛亮,号卧龙;庞统,号凤雏;姜维,号幼麟;司马懿,号冢虎。
也有幼麟指周瑜的说法,理由其一是指年少成名,其二诸葛、庞统、司马三人年代相同,姜维略微晚一辈,而周瑜刚好同时代。
当然,最有名的当属诸葛亮了,当然凤雏与他齐名,奈何凤雏死的太早。而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么一句话“卧龙凤雏,二人得其一,便可安天下”。
这便是书中,被称为“水镜先生”的司马徽所说的,当然,这是造势之语,本来司马徽之所以会怎么说,是因为,“卧龙”“凤雏”是他的两位得意门生。
☆、第五七八章 浪一浪的诸葛亮
不过即便如此,也不能否认这个事实,因为“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他们两位的能力,是那么的出类拔萃。
曾经刘备在见到司马徽并听他介绍“卧龙”与“凤雏”之后,又经大孝子徐庶徐元直的极力推荐,放下自己皇叔的高贵身份,三顾茅庐,最终请得“卧龙”诸葛亮的出山。
并且,诸葛亮出山之后,并为让刘备失望,而是大显身手,最终为刘备夺取荆州为根本,发展势力,并且又为刘备推荐了“凤雏”庞统,庞统的加入让刘备可谓是如虎添翼,势如破竹。
↑返回顶部↑
君不见后来的曹操南下,他们便很没节操的投降了事?那是曹操在平定了北方以后,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18)七月大举南下,发起了征讨荆州刘表的战争。
八月份刘表死了,由他的儿子刘琮继位荆州刺史,九月份曹操大军到了新野。荆州大臣蒯越、韩嵩等人劝说刘琮归附曹操,刘琮于是举州投降。
还是在官渡之战时期,刘表手下很多大臣就有归顺曹操之心,等到刘琮投降,这些人自然是兴高采烈,欢天喜地地接受曹操的爵位官号了。
因此由此先例,李陵对这些世家大族们看得透透的,私心重只求自保,事实上,他拿下荆州之所以顺利,也全赖他们的私心。
闲言少叙,荆州虽大,对于李陵而言却是没有多大吸引力,反而隐居在荆州的两个人物值得他的重视,那便是卧龙与凤雏。
“卧龙凤雏幼麟冢虎”可是名传千古啊!一般人比较熟悉卧龙,凤雏或许还能知晓,然而后面的几人却是难得清楚的。
实际上卧龙凤雏幼麟冢虎是指汉末三国的诸葛亮、庞统、姜维、司马懿等人。诸葛亮,号卧龙;庞统,号凤雏;姜维,号幼麟;司马懿,号冢虎。
也有幼麟指周瑜的说法,理由其一是指年少成名,其二诸葛、庞统、司马三人年代相同,姜维略微晚一辈,而周瑜刚好同时代。
当然,最有名的当属诸葛亮了,当然凤雏与他齐名,奈何凤雏死的太早。而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么一句话“卧龙凤雏,二人得其一,便可安天下”。
这便是书中,被称为“水镜先生”的司马徽所说的,当然,这是造势之语,本来司马徽之所以会怎么说,是因为,“卧龙”“凤雏”是他的两位得意门生。
☆、第五七八章 浪一浪的诸葛亮
不过即便如此,也不能否认这个事实,因为“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他们两位的能力,是那么的出类拔萃。
曾经刘备在见到司马徽并听他介绍“卧龙”与“凤雏”之后,又经大孝子徐庶徐元直的极力推荐,放下自己皇叔的高贵身份,三顾茅庐,最终请得“卧龙”诸葛亮的出山。
并且,诸葛亮出山之后,并为让刘备失望,而是大显身手,最终为刘备夺取荆州为根本,发展势力,并且又为刘备推荐了“凤雏”庞统,庞统的加入让刘备可谓是如虎添翼,势如破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