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次会盟的十八路诸侯,如今被李陵三下五除二,先是砍了第一镇诸侯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又拿下十八路诸侯的盟主袁术,剩下的有:

  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根据前文记述,这是个占据高位、才干稀疏的人,被袁绍忽悠得失了大权在握的冀州,然后弄得最后自己自杀而惨死,窝囊废啊。

  李陵懒得多加理睬这位,等到洛阳之后,他直接会让受他控制着的汉献帝刘协,直接罢免他的职位,乖乖回家养老,可能还留个全尸,否则,哼哼……

  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儒生嘛,“清谈高论,嘘枯吹生”,不干实事啊,李陵自然不重视,如果人尽其才的话,顶多管管地方民生。

  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比较有才干,可以留用。

  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比之孔伷、韩馥等诸侯,稍微有那么一些出彩的地方,在李陵眼里是可有可无的人。

  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不具备成就大事的基本素质,李陵有所印象,也不过是他和曹操、袁绍一直是铁三角兄弟。

  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家族中的大小乔,值得李陵结识。

  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这位也是袁家的,后来被袁术攻灭时乱中被杀,其人长于学术,人品不好不坏,可以做些文职工作。

  第九镇,济北相鲍信,最是可惜的一位诸侯,他很有远见,只是和曹操讨伐黄巾时,不幸地黄巾军实在太多了,为救援曹操,鲍信被黄巾军所杀。

  现在李陵来了,当人尽其才,与老曹一起为我所用,想想就快乐!

  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孔融其人,李陵是不怎么在意的,毕竟历史上他就没什么功绩之说,尽管对他“孔融让梨”耳熟能详,但不可否认,他也是缺乏实干才能的,儒家,一向如此。

  孔融本身,也有着读书人普遍存在的毛病,就是眼高手低,自以为才华盖世,想干些大事,但大事干不了,小事又不干。所用的都是轻浮士人,只会饮酒做诗,高谈阔论,但干不了也不想干实际的事。

  这人也就适合做些墨守成规的礼仪工作,呵呵!废物利用一下,未尝不可!

  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这位张邈的弟弟,没什么值得说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